-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财政风险:我们的一些看法及建议
当前,报刊杂志对风险问题谈论较多,诸如金融风险、
投资风险、市场风险等等 。风险意识 的提高,表 明人们在市场
经济的洗礼 中变得 日益成熟起来 。但与此伴随着一种认识上 的
或观念上的误区,认为国家财政是没有风险的,譬如把 国债誉
为 “金边债券 ”,其背后 的意思就是说国家财政没有风险,不
存在到时偿还不了的问题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这种认识应该
说是正确的;但对政府的决策者来说,仅仅满足于此是远远不
够的。下面就此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
一、国家财政是全社会风险的
最终承担者
一个社会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有 自然风险,如地震、风
暴、旱涝等 ,这类风险往往是人类现有的力量难 以抗拒 的;有
第 2 页
经济风险,包括投资风险、债务风险、价格风险等;有社会风
险,如道德风险、法律风险等 。对一单位或个人来说,上述诸
如此类 的风险都可 以通过各种途径转移、分散出去,如各类保
险公司、担保公司以及期货市场上 的套期保值就是适应这种需
要而产生的。但对整个社会,对 国家来说,上述风险最终会综
合成为财政风险,尤其当风险范围扩大到一定程度时,表现更
为 明显 。这几年我国出现 的洪涝灾害,没有一次不是与财政无
关 的,不 同程度地都会 引起财政减 收增支 。就拿经济风 险来
说,更是如此。国有企业亏损 的弥补、银行呆账的核销,都离
不开财政 。这也就是说,投资风险、信贷风险等经济风险累计
到一定的程度 ,就会变成财政 的风险。
我们知道 ,财政是社会经济、政治的综合反映。所谓财政
风险是指财政不能提供足够的财力致使 国家机器 的正常运转遭
受严重损害的可能性 。财政风险越大,也就是国家机器的正常
运转遭受严重损害的可能性越大。从这里我们可 以看 出,财政
风险并不是财政部 门的风险,而是整个 国家及政府的风险。但
与单位和个人相 比较 ,财政风险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为财政
是 以国家政权为依托 的,可 以强制地扩大收入来源,如发行货
币、扩征税收等 ,而一般单位和个人却不具备这种能力。只有
当这种 “强制性 ”超 出了整个 国民经济 的承受能力的情况下,
财政风险才会显现出来,并进而变为现实的财政危机 。正是财
政风险的这种隐蔽性特征,造成了人们对财政风险的麻木 ,缺
乏敏感 性 ,“年年难 过年年过 ,年年过得还 不错 ”,这句顺 口溜
就是一个很好 的证 明。
也许正是财政风险的隐蔽性,致使财政风险不是动态地化
解 ,而往往是不断地累积 。一旦达到某个临界点,财政风险就
第 3 页
会像火 山爆发一样,突发为财政危机 ,并 由此演化为经济、政
治的全面危机,引起社会动荡。在 中外历史上 ,因财政 问题而
导致政权垮 台的例子并不鲜见 。历史上孙科政府的垮台,直接
导火索就是 由于政府债信 的破产而导致 的。再如前苏联 的解
体、东欧的巨变 ,最终都是因财政丧失了支付能力所致 。没有
一个强有力的财政,就意味着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在财权
分割、财力分散 的情况下,财政承担风险的能力就会弱化,稍
大的经济、社会风险都可能导致财政全面崩溃 。而财政一旦出
现危机 ,其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财政风险,正朝我们悄悄地走来,决不能掉以轻心 !
二、财权分割、财力分散是当前
财政风险加剧 的突出表现
财权分割肇始于改革之初 的放权让利 ,形成于 “诸侯经
济 ”和 “王爷经济”。历史地看 ,这并非改革之初 的方 向性错
误,而是改革进程 中整个分配机制的功能性缺陷所致 。这表现
在 以下几个方面:
从收入方面来看,自 年 以来 ,国家财政收入一直呈
下滑趋势 。国家财政收入 占 的 比重从 年 的
下降到 年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