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学海类编》看中国传统养生特点
从《学海类编》看中国传统养生特点《学海类编》是一部较大的丛书,全书八百余卷共收录图书达四百二十种,依四部分类法分为经翼、子类、史参、集余四大类。这套丛书虽然并非专门的养生著作,但其“集余”类中的“保摄”一门收录了宋元明清时期有关保摄养生的著作共十七部。这十七部著作都是经过编者曹溶的精心选择而收录的,颇能反映出中国传统养生保摄的特点。
一、传统养生注重日常生活中的调摄,强调养生生活化。
中国养生学一直认为平日的保养甚于治疗,认为只有在饮食、起居、行动坐卧之间时刻留意调摄才能防病延年。从《学海类编》中所收录的著作可看出这部分内容大致包括日常饮食禁忌和生活规范两大部分。
古人认为“养生之道莫大于饮食”,饮食是否合理与身体的健康有着莫大的关系,“五味之于五脏各有所宜,若食之不节,必致亏损”。而且因为“物性有相反相忌”,如果“丛然杂进,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兴祸患,是养生者未尝不害身也”,故“养生之人,务洁清,务熟食,务调和,不侈贵,不尚奇”。饮食只有遵循“有条,有节,有益”的原则,才能达到“尊生颐养”的目的。
整部丛书所收的养生著作大部分都对此有所关注,其中对饮食凋摄进行系统介绍的是《饮食须知》和《养小录》这两部著作。《饮食须知》元人贾铭撰,全书分八卷,分别对水火、谷类、菜类、果类、味类、鱼类、禽类和兽类的品性及相关饮食禁忌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养小录》全书分三卷,分类介绍了饮、酱、饵、蔬、果和佳肴的加工制作方法。作者在书前的序言中提到食品加工要遵循“惟洁惟宜”的原则,“宜者五味的宜,生熟和节”,洁乃是总领饮食加工的大纲。
传统医学认为“药补不如食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日常生活的经验总结出了许多食补的方法,这也成为传统养生保摄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此类内容在本丛书中亦可大量见到,现试举几例:地黄粥“取地黄捣汁,候粥半熟以下汁,复用棉包花椒五十粒,生姜一片同煮,粥熟去棉包,再下熟羊肾一具,切碎成条,如韭菜叶大小,加盐食之”,“防风粥以去四肢风,取防风一大片,煎汤煮粥”。
另外,日常饮食要有节制不可暴饮暴食,“饮酒不可过多”,“老人不可饥腹多食,以快一时之口致生不测”,“人生食用,最宜加谨,以吾身中之气由之而升降聚散耳。何者?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多肉食则气滞;多辛食则气散;多咸食则气坠;多甘食则气结;多苦食则气抑。修真之士,所以调协五脏,流通精神,全赖酌量五味,约省酒食使不过则可也”。
日常规范即指欲达养生之目的而在行动坐卧等生活细节方面所应注意之事,做到作息有规律。《摄生要语》指出“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筋骨有偃仰之方,闲歇有吞吐之术”。在《掇生消息论》中则告诫说,“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时饭”。夏天纳凉时要注意“平居檐下、过廊、冲堂、破窗皆不可纳凉,此等所在虽凉,贼风中人最暴”。
《修龄要指》一书中的“起居调摄”一节更是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
二、传统养生保摄强调天人调谐,要求人的内部调摄与外部环境的调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渗透到了各个层面,人被视为天地万物这一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的活动必须和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否则就是逆天而行。这一思想在养生学中的表现,就是要求人的保摄行为以及日常的饮食行动都要与周围四时环境的变化相配合而适时进行调整,强调人体内部的调摄与外在环境的调适。
在《延寿第一绅言》中指出,养生保摄的关键是养气,而养气的要点则“在乎于天地真气冥契同运”,“觉气来则运自己之气,适与天地之气皆做,此是至妙术。倘三百六十日内用自己之气适合天地之气二三次,则自觉身体清和异于常时,况久久留之?”。果能经常如此则“神仙之道不难致矣”。
邱处机所著《摄生消息论》一书所论述之重点就是在四季之中如何进行养生调摄的问题,该书认为人的调摄要与四时的变化相适应,不同的季节内的养生方法也各不相同。“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与而勿夺,赏而勿罚。此养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冒于日。使志无怒,使华成实,使气得泻。此夏气之应长养之道也。逆之则伤心”,“夏热宜食菽以寒之”。“秋季渭之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形;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秋气燥,宜食黄麻以润其燥,禁寒饮”。“冬三月,天地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以待阳光。去寒就温,勿泻皮肤。逆之肾伤。……宜服酒浸补药或山药酒一二杯以迎阳气”。
与之相适应,四季饮食也应适时调整。春“食味宜咸减酸,以养脾气”,夏季饮食“宜减苦增辛,以养肺心气”,秋季“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