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半夏配伍应用及炮制
中药半夏配伍应用及炮制【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306-01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半夏的配伍应用与炮制。方法:通过辩证论治来探讨中药半夏的配伍作用与炮制分析。结果:半夏配黄芩脾肺同治半夏配旋覆花止咳止呕、半夏配茯苓健脾燥湿、半夏配陈皮理气化痰、半夏配藿香两调脾胃、半夏配生姜相使相畏、半夏配天竺黄祛痰定惊、半夏配贝母润燥相济、半夏配瓜萎化痰消痞、半夏配天麻化痰息风、半夏配黄连辛开苦降,半夏配天南星燥湿化痰。讨论:正确掌握了药性以及该药的临床配伍与炮制才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为患者解除病痛。
【关键字】半夏;配伍;炮制。
半夏因“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1]?而得名。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依据临床用药需要,进一步加工为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等。其性味辛温,有毒。主归肺、脾、胃经。本品辛温而燥,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善治脏腑之湿痰;为止呕要药,多种原因引起的呕吐皆可随证配伍运用,对痰饮或胃寒呕吐尤宜;半夏辛开散结,化痰消痞,亦可治梅核气、痰热结胸、心下痞满等证;外用可消肿止痛,治疗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半夏块茎含挥发油、少量脂肪、淀粉、烟碱、粘液质、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B一氨基丁酸等多种氨基酸、麻黄碱、葫芦巴碱以及药理作用与毒革碱相似的生物碱、p一谷甾醇、p一谷甾醇一D一葡萄糖苷、3,4.二羟基本甲醛葡萄糖苷等。生半夏和制半夏煎剂均有镇咳祛痰作用。从半夏中分离出来的半夏蛋白有抗早孕作用。生半夏的氯仿和丙酮提取物对白色葡萄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等。?
1 半夏配天南星燥湿化痰
半夏与天南星均可辛温燥湿化痰。半夏专入脾胃,主治湿痰,且能降逆止呕;天南星兼走经络,善治风痰,又能祛风定惊。两药相伍,半夏燥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天南星开泄化痰,以搜经络中之风痰;合可散周身痰结,尤以祛风痰为著。临床用于顽痰咳喘,风痰眩晕,中风仆倒,口眼歪斜,舌强语蹇以及癫痫惊风等症。例如,中如意膏以二药治风痰停饮,咳嗽喘促。中玉液汤以此二药去痰涎,利胸膈。?
2 半夏配旋覆花止咳止呕
半夏消痰散结,降逆和胃;旋覆花开结消痰,下气行水,降气止噫。然半夏偏于燥湿化痰,旋覆花则侧于宣肺,下气行水。两药相伍,一燥一宣,互为其用,祛痰止咳,可增强和胃止呕之效。临床常用于治疗痰饮壅肺之咳喘及寒湿犯胃所致的呕吐噫气或支饮,胸闷短气,咳逆倚息不得卧,面浮肢肿,心下痞坚等。?
3 半夏配茯苓健脾燥湿
半夏辛温,功擅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消痞散结。脾喜燥而恶湿,湿去则脾运,痰涎无以为生;茯苓味甘淡,长子补脾,利湿,且补而不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可祛邪。两药相伍,一为温燥化湿。一为淡渗利湿;一为降逆止呕治其标,一为健脾和中治其本,共奏健脾利水、燥湿化痰、利水宁心之功。临床用于治疗脾虚湿停、胃气不降之脘痞腹胀、呃逆呕吐、大便溏泻或咳嗽痰多等症。中的半夏茯苓汤以二药治头汗,中焦闭塞,则周身不能敷布,但头有汗。中的半夏汤以二药治呕逆。寒在上焦,脉缓者。?
4 半夏配陈皮理气化痰
半夏辛温燥烈,功擅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陈皮辛苦而温,长于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两药合用,半夏得陈皮之助,则气顺而痰自消,化痰湿之力尤胜;陈皮得半夏之辅。则痰除而气自下,理气和胃之功更著。两者相使相助,共奏燥湿化痰、健脾和胃、理气止呕之功。临床常用于痰湿上犯之胸膈胀满、咳嗽痰多;脾胃失和、湿浊内困而致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中的橘皮半夏汤即以二药治痰饮、食积、寒痰停积,恶心呕吐、目眩昏闷及瘴疟。?
5 半夏配藿香两调脾胃
半夏性燥烈,偏于燥湿和胃,降逆止呕;藿香与半夏皆归脾胃经,藿香气芳香,长子化湿悦脾,宽中快气,和胃止呕。二者合用,一以芳化,一以温燥,有NiNe*胃之功,并有较强的止呕之力。临床用于寒湿困中、脾胃不和之头目昏沉、胸脘痞闷、呕恶腹泻之症。中的藿香半夏汤以藿香、半夏联袂,燥湿与化湿合用,治湿浊困脾较甚、胃中停饮呕逆之首。?
6 半夏配生姜相使相畏
半夏、生姜性味相同,均辛温燥散,具降逆、止呕、和胃、化痰之功。两药配伍,协同为用。半夏降逆止呕为主,生姜化水止呕为辅,且又具温中化饮之功。相互协同而增强和胃止呕之效。另外,半夏为有毒之品,生姜可制半夏之毒,属相畏配对,制其所短,展其所长,可更好地发挥和胃降逆作用。临床用于水饮停胃而见呕吐清水痰涎,苔白腻等症。中以二药组成的生姜半夏汤和小半夏汤可治痰饮内停、呕吐、反胃等。?
7 半夏配天竺黄祛痰定惊
半夏辛开苦降温燥,偏于燥湿健脾,和胃降逆,脾健土燥。痰涎无以生;天竺黄甘寒,长于清热化痰,清心定惊。两药共用,祛痰之力佳,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