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纤维瘤肿瘤抑制基因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经纤维瘤肿瘤抑制基因探究[关键词]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基因;RNA 编辑 [中图分类号]R73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c)-017-02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为1/3 500。Nf1基因突变导致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因此Nf1基因为肿瘤抑制基因,表达产物neurofibromin为肿瘤抑制蛋白。导致NF1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是C→U RNA 编辑。C→U RNA 编辑发生在NF1 mRNA 的第3 916 nt,通过编辑使C 变为 U,使neurofibromin肿瘤抑制功能丧失。Nf1基因作为肿瘤抑制基因在控制细胞生长和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 Nf1抑癌基因及其功能 I型神经纤维瘤病最初的临床特征是发生良性外周神经鞘肿瘤。通常,NF1疾病主要影响外周神经系统神经嵴起源的组织,因此NF1疾病又称为神经嵴病。NF1病也引起智力障碍、骨变形、虹膜良性损伤(Lisch节)、皮肤色素沉积等症状[1]。NF1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Nf1基因突变导致神经纤维瘤,因此Nf1基因为肿瘤抑制基因,Nf1基因作为肿瘤抑制基因在控制细胞生长和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 Nf1基因于1990年由 Collins and White 试验室克隆。Nf1基因位于染色体17q11.2,基因组DNA为350 kb,转录形成11Kb mRNA,读码框架为8 457 bp,编码由2 818个氨基酸组成的neurofibromin蛋白,分子量约为327 kDa。此蛋白表达广泛,在成人的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表达最高。该蛋白的一个由36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催化区与哺乳动物p120RasGAP 蛋白相似,与酵母Ras-GAP蛋白IRA1和 IRA2高度同源。neurofibromin蛋白的GTP酶激活蛋白(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GAP)结构域与Ras原癌基因产物相互作用,激活GTP酶,把GTP水解为GDP,抑制Ras的活性,从而使Ras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失活。neurofibromin作为肿瘤抑制蛋白,在体内和体外都表现出对Ras 的 GAP活性,利用Ras 抑制剂治疗NF1综合征可能成为重要的治疗策略之一[3]。 2 Nf1 mRNA编辑 NF1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的机制是体细胞或受精卵的Nf1基因突变导致mRNA 转录改变,另一个机制是C→U RNA 编辑。C→URNA 编辑酶于1987年被发现,C→URNA 编辑酶可将ApoB mRNA 中编码第2 153位谷氨酸的密码子CAA转换为终止密码子UAA。ApoB mRNA编辑过程受多种蛋白质组成的编辑复合物作用,其中具有催化活性的亚基称为Apo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1(ApoB mRNA editing enzyme catalytic polypeptide 1, apobec-1)。C→U RNA编辑发生在Nf1 mRNA 的第3 916 nt,通过编辑使C 变为U,致使编码精氨酸的密码子CGA变为终止密码子UGA,结果产生在GAP 相关结构域的氨基端区域截断的蛋白产物,使neurofibromin肿瘤抑制功能丧失。恶性程度越高,C→U RNA 编辑水平越高。Mukhopadhyay D等[4]发现外周神经鞘肿瘤Nf1 mRNA 编辑有两个特殊特征:一是这些肿瘤表达apobec-1 mRNA,二是在编辑碱基的下游,含有另外一种剪接外显子23A 的Nf1 mRNA优先观察到C→U RNA 编辑。 3 NF1的形成 Ⅰ型神经纤维瘤包含神经鞘细胞、神经元细胞、成纤维细胞及神经束膜细胞。神经鞘细胞是主要的Nf1基因缺失的细胞,神经鞘细胞占Ⅰ型神经纤维瘤中所有细胞的40%~80%,而且有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和外侵的性质。另外,恶性外周神经鞘肿瘤表达神经鞘细胞标记物。最有说服力的是神经鞘细胞的Nf1基因位点出现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 (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 [5~8]。 最常见是皮肤神经纤维瘤,在真皮或表皮散在生长,直径在0.1至几厘米。丛状神经纤维瘤较少见,这些肿瘤一般较大,有时能损及整个神经束,而且大都有恶性发展的倾向。Nf1基因二次突变发生的时间决定肿瘤发生的临床表现,Nf1基因突变越早肿瘤的侵略性和恶化程度就越高。实验表明,只有在胚胎早期给小鼠导入Nf1基因缺失的细胞,NF1-/- 鼠才会长出丛状神经纤维瘤。Berner J等[9]发现NF1+/-和 NF1-/-两种细胞的嵌合体小鼠的多发性丛状神经纤维瘤在组织病理学上与人类的极为相似,这些神经纤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