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皮Meckel囊内甘油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及并发症处理
经皮Meckel囊内甘油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及并发症处理[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Meckel囊穿刺甘油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处理。方法:对2003~2007年采用经皮Meckel囊穿刺甘油注射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3个月~3年,疼痛完全消失302例(85.8%),明显好转28例(8.0%),部分好转13例(3.7%),复发9例(2.5%)。术后头痛210例,面部感觉减退233例,口唇疱疹23例,角膜反射减弱18例,术后低热13例,无角膜溃疡及死亡病例。结论:经皮Meckel囊穿刺甘油注射术治疗效果好,操作简单,复发率低,副作用少,适用于高龄或正规药物治疗无效及不能耐受开颅手术者。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甘油;Meckel囊
[中图分类号] R745.11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1(2009)01(b)-166-02
我院2003~2007年采用经皮Meckel囊穿刺甘油注射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52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性198例,女性154例,年龄25~86岁,其中50岁以上287例(81%)。疼痛发生部位:右侧203例,左侧149例,单侧Ⅰ支52例(15%),Ⅰ、Ⅱ支81例(23%),Ⅱ、Ⅲ支137例(39%),Ⅰ、Ⅱ、Ⅲ支80例(23%),双侧2例。病程3个月~10年。本组病例均行颅脑CT或MRI检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
1.2治疗方法
术前30 min常规肌注地西泮(安定)10 mg,患者取仰卧位,采用Hartel前入路穿刺方法,在痛侧的口角外2.5~3.0 cm作为进针点,颞颌关节前缘为定标一点,两眼正视前方,瞳孔与眶下缘的交点为定标两点,两点向进针点的联线作为穿刺的导航线。常规消毒后以1%利多卡因局麻下进针穿刺,当穿刺针达卵圆孔时,有韧性感,患者有剧烈疼痛反应,再进针1.0~1.5 cm,针尖有突破感即进入Meckel囊,拔出针芯,可见脑脊液流出。注入1%利多卡因0.2 ml,患者一侧面部感觉消失,证实穿刺成功。甘油的注射量依患者的年龄及疼痛范围不同而定,患者采用坐位头前倾,病变为单纯Ⅰ支痛者注甘油0.3 ml,为Ⅱ、Ⅲ支痛者注射甘油0.4 ml,对第Ⅰ、Ⅱ、Ⅲ支均疼痛的患者给予甘油0.45 ml,老年人三叉神经感觉根对甘油敏感性低,故60岁以上患者可增加0.05 ml。注射后拔出穿刺针,保持该体位1 h。
2 结果
甘油注射后立即或当日生效者302例,次日生效者50例(50/352)。本组随访3个月~3年,疼痛完全消失者302例(85%),明显好转者28例(7.9%),部分好转者13例(3.6%),复发9例(2.3%),其中有51例患者接受2次治疗。
3并发症及其处理
3.1恶心、呕吐
术后安静休息及对症处理后1~2 h症状消失。
3.2 面部感觉减退
约66%的患者出现面部感觉减退,根据我们的随访观察,在术后3~6个月症状减轻,对日常生活及各项功能无明显障碍。其原因可能为患者已适应这种麻木,加上部分神经功能已恢复。
3.3 角膜反射减弱
如出现角膜反射减弱,应立即滴眼药水,涂眼膏,戴眼镜,给予角膜保护,以便防止角膜病变的发生。术后随访3~5个月恢复正常。
3.4口唇疱疹
如出现疱疹,可应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疱疹净或氟美松局部涂抹或肌内注射干扰素治疗,1周后可消失。
3.5术后低热
当穿刺卵圆孔时可损伤翼静脉丛,血液顺穿刺道流入蛛网膜下腔,患者可出现低热,颈部强硬有抵抗感,腰穿可有血性脑脊液,以上情况应嘱患者卧床,并立即对症治疗。
3.6 低颅压性头痛
常见于体弱或手术中放出脑脊液过多,检查时头痛与体位有明显关系。坐、立时疼痛加重,平卧后减轻或消失。补充输入高渗液体后亦可减轻疼痛,甚至痛止。
4 讨论
自1981年Hakanson首先报道经皮Meckel囊穿刺甘油注射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以来,国内外已有不少相关报道。
有关无水甘油的止痛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实验提示,它是一种对无髓鞘神经纤维的神经崩解剂或神经分解剂,特别是传导痛觉细纤维。Hakan Son发现应用甘油治疗后尚未出现面部感觉丧失,提出甘油首先破坏异常粗大的神经纤维,使其作用于神经纤维修复的髓磷脂丧失。半月神经节内注射了甘油,提高了止痛效果,这可能是由于甘油能使传导痛觉的纤维失去传导功能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穿刺时可能出现如下情况:有脑脊液流出,注入利多卡因后,不出现面部麻木,说明针尖可能在颞叶底部蛛网膜下腔,应退针,调整方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