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钠素及心电图诊断左心衰比较[摘要] 目的 对血浆脑钠素与心电图诊断左心衰灵敏度进行比较。方法 用放免方法对血浆脑钠素进行测定,同时对患者的心电图结果所出现的特定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无症状左心室功能不全组(NYHA I)血浆BNP浓度为(49.00±19.00)m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症状左心室功能不全组(NYHAI)血浆BNP浓度为(49.00±19.00)m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症状的心衰患者(NYHA Ⅱ,NYHA Ⅲ~Ⅳ)血浆BNP浓度分别为(157.75±57.25)mg/L、(313.00±71.00)mg/L、(893.00±481.00)mg/L,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NYHA Ⅲ~Ⅳ级患者血浆BNP浓度高于NYHA Ⅱ级患者(P0.05)。以血浆BNP浓度大于80mg/L诊断无症状左室功能不全,其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100%。以同样标准诊断NYHA Ⅱ级和NYHA Ⅲ~Ⅳ级患者,其敏感性分别为88.9%和100%。
3 讨论
BNP是1988年由日本Sudoh等[1]从猪脑内分离纯化的一种新的利钠多肽,其结构与心钠素相似,它们可能是来自不同基因、而功能、结构相似的两种不同的生物活性多肽,BNP不仅存在于脑内,而且广泛分布于脊髓、心、肺等组织,心脏释放的BNP 60%来自心室。笔者测定健康者血浆BNP水平与Naruse等[2]报道健康者血浆BNP水平(11.03±0.89)mg/L相似。Maisel[3]文中认同Davis等建议,血浆BNP为80mg/L作为“阳性”标准诊断CHF,特异性和敏感性非常高,BNP80mg/L诊断心衰的阴性预测值为98%。本研究结果支持Davis的论点。
早期确诊左心衰是根据心电图检测中是否出现特殊的心电图波型(特定指标)――PTF-V1段。心电图出现PTP-V1阳性,对诊断隐性左心衰是一项重要的指标。而本研究证明PIP-V1段只有在NYHA Ⅲ~Ⅳ级患者才有可能出现,此时血浆BNP升高到显著的高度(313~893)mg/L。甚至在NYHA Ⅱ级组,26例患者BNP已经明显升高至(157.75±57.25)mg/L(正常80mg/L),仅有1例心电图出现PTF-V1段。因此,心电图在帮助临床早期左心衰的意义不显著,而血浆BNP的敏感性可体现出来,可作为临床诊断左心衰、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以及指导治疗方面的新的敏感特异性指标,与吴振国报道近似。本结果表明血浆BNP水平不仅可以反映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并且可以作为潜在心功能不全的一个敏感的指标。
[参考文献]
[1] Sudoh T,kangawa K,Minamino N,et al. A new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orcine brain[J]. Nature,1988,332:78-81.
[2] Naruse M,Takeyam Y,Tanabe A,et al. A trial and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J]. Hypertension,1994,23(1):1231.
[3] Maisel A.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s: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 Circulation,2002,105:2328.
(收稿日期:2009-04-16)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