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析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doc

  浅析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 【摘要】学具是数学教学,特别是低年级教学中一种很实用的辅助教学手段,本文是结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体会、感受,查阅相关资料 总结 而来,文章主要论述学具在教学中的挑选、准备、使用、存放中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学具;数学;具体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Abstract】Learning is mathematics teaching, especially a kind of very practical extended education means in the junior class teaching, this text be an author to bine oneself in actually the teaching of realize, feeling, check related data summary since then, the article be main discuss to learn in the teaching of choose, preparation, usage, deposit medium of some problem.   【Key atics;Concrete image thinking;Abstract thinking;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却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概括的能力比较差。引导、培养、 发展 学生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学具的运用和操作。因此,教师必须借助于教具学具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生动地呈现在儿童面前,使他们容易理解和掌握。皮亚杰曾说过:“智慧是动作发端,活动是连结主客体的桥梁。”意即儿童学习数学最初是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完成的。因此,可以这样说,教具学具是儿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在选择、使用教具学时除了要达到卫生、形象、耐用、能激趣、具有操作性等一般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学具准备要力求有序      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年龄小自理能力差,一个五六十人的班级倘进行最简单的一次操作,前后要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样既影响了教学进程又要冲淡课堂气氛;而且还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我在学具准备中要求学生做到:   1.1学具存放有序。   1.2学具摆设有序。要求学生将学具摆设在课桌前缘,操作时听清要领后再动手等。这样学生操作就有条不紊,可使原来的“乱、哄、慢”转化为“静、快、齐”。      2.学具操作要力求适时适量适度      学具操作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为有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这就要求操作时,一方面不要图形式、凑热闹或走过程;另一方面也不要为省时间而匆忙进行或草草收场。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具有“匠心”,精心设计;执教时具有信心,调控好“三适”。   在一节课中,倘学生对抽象概念理解困难,而进行学具操作由直观形象过渡到抽象概念为适时;当有的内容在教师演示后,学生尚未真正理解或掌握,而进行学具操作为适量;在学生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而中止操作为适度。      3.学具运用要力图多感官协调一致      学具操作是在动态中,它既符合少年儿童的生理特征,又迎合了儿童喜动特点和好奇心理。所以,学具操作必须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使外部活动与内化思维有机结合为目的。   为使学生手、眼、脑、口协调一致,教师要从“导、说、想”三方面去努力。   3.1操作前,教师要针对授课内容提出让学生观察或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动脑)。这样可使学生边操作边思考,从而进入抽象思维的门坎。   3.2操作时,教师要注意“导”,规范的操作,才能使学生不致于由感知表象的错觉而误入抽象思维的歧途(让学生动手)。这样可水到渠成,一步到位。   3.3操作后,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思维概括时间,然后引导学生用语言说理(让学生动口),一个不完整,两个、三个补充。这样通过“说”来展示操作是否达到了目的。操作的“导”、表象的“说”、抽象的“想”,是学具运用的三步曲,它是学生多感官参与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学具操作由感知建立表象,由表象达到抽象概念的最佳结合。4.注意教具学具使用的层次性      儿童的思维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直观到抽象逐步 发展 的,经历了从直觉行动思维一一具体形象思维一一表象思维一一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四个发展阶段。为了适应儿童每一阶段不同思维形式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选择和运用的教具应包括完全直观教具(实物教具,贴绒或磁性的实物图片等)、半直观(图形、点子卡片等)及抽象的教具(数字卡片、式题卡片等)。例如,在教学“5”的认识时,我们一般是先让学生观察主题画(实物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