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议史诗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oc
浅议“史诗”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
诗歌所表现的社会生活是广阔的,因而通过诗歌所反映和包含的历史也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历史发展的某种趋势及 规律 。
《诗经·小雅·北山》中“薄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就准确地反映了奴隶制高度发展的西周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度——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周朝的一切土地名义上都属周王所有,周王将其分赐给诸侯臣下,让他们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和买卖。同时周王还占有作为生产力主要构成因素的劳动者——奴隶本身,并把他们大量地赏赐给诸侯臣属。
杜甫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则形象地反映了唐朝前夕,由于统治阶级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致使唐开元年间(712—741年),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地主阶级财富迅速积累,唐王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焚书是秦始皇晚年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目的是巩固国家统一,使“递三世以至万世为君。”可仅隔四年,齐楚大地就响起了一片“伐无道、诛暴秦”的呐喊。原因何在?唐人章碣的诗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原来刘项不读书。”(《焚书坑》)在焚书的团团黑烟中,嬴政的帝业化为灰烬,函谷关和黄河的险峻未能阻挡住刘项的军队,焚书的坑灰尚未冷却,“不读书”的刘项就灭亡了“焚书”之秦。全诗词藻清丽、义理深邃,于嬉怒笑骂之中揭示了书未必是祸乱的根源,焚书也不是巩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的有效措施,对于文化思想领域中的问题,用专制强暴的办法只能适得其反这一规律性的主题。
2.揭露了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和对人民的掠夺,以及社会的腐败、黑暗,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悲残生活。
这类题材的诗歌,从《诗经·魏风·伐檀》中“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①兮”始,有曹操的《蒿里行》,王粲的《七哀》、隋末的《挽舟者歌》、杜甫的《三吏》、《三别》,宋梅尧臣的《陶者》、王安石的《河北民》,直到明薛论道的《不平》,钦权阳的《税官谣》、清魏源的《江南吟》以及流传在民间的一些歌谣等等,举不胜举,比比皆是。这些诗歌通过生动的语言、典型具体的艺术形象,揭露了剥削阶级对奴隶和农民政治经济上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以及他们的反动性和腐朽性;表现了人民群众“卖牛纳税拆屋炊”(苏轼《吴中田妇叹和贾收韵》),“十有八九死,当路横其尸”(苏舜臣《城南感怀呈永权》)的悲残生活。
3.表现了被统治阶级不堪压迫和奴役,奋起反抗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事迹。
在长达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的奴隶主和地主阶级,千方百计地在经济上对奴隶和农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和政治上残暴的压迫。而“中国人民是不能忍受黑暗势力的统治的,他们每次都用革命的手段达到推翻和改造这种统治的目的。在汉族的数千年历史上,有过大小几百次农民起义,反抗地主和贵族的黑暗统治”。[1]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暴精神和壮举,在中国历代诗歌中都有充分的反映。
这类题材的诗歌,又可分为两类。
其一,表现了积蕴于人民群众心中的对统治阶级的仇恨、愤怒和诅咒,以及对新生活的向往。
在《诗经·魏风·硕鼠》中,诗人把奴隶主比作贪得无厌的大老鼠,表达了奴隶对剥削者不劳而食的憎恨,和对“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的新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东汉末年,流传于民间的“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的歌谣,采用拆字谜语的形式,隐含了“董卓死”的寓意,表达了人民对专权祸国、制造战乱的奸臣贼子的仇恨。
其二,反映了被压迫者揭竿起义,用革命的手段反抗统治阶级、推翻和改造反动统治的事迹,歌颂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闾左称雄日,渔阳适戍人。王侯宁有种?竿木足亡秦。大义呼豪杰,先声仗鬼神。驱除功第一,汉将谁可论。”(屈大均《读陈胜传》)这首诗不但概括了秦末农民起义中,陈胜被征戍边,鱼腹丹书,夜半狐叫等主要史实,并盛赞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英雄气概,和“驱除功第一”的历史功绩。这类题材的诗歌还有表现隋末首义的《隋大业长白山谣》、唐黄巢的《菊花诗》、元末的《松江谣》、明末的《税官谣》、洪秀全的《述志诗》等等。
4.表现了中国历史上,各族人民反抗外族统治者的压迫和侵略的英雄事迹;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国殖民侵略前赴后继,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各民族间长期和睦相处,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但在汉族和其它民族的相互融合过程中,在某段历史时期、或部分地区,不同民族间,也曾进行过激烈的战争。这就出现了许多反抗民族压迫,抵抗外来进攻的民族英雄;在历史进入近代以后,为反抗列强的侵略和瓜分,保护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人民更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事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注重学生个性心理研究,搞好班主任工作..doc
- 泪点炎的临床观察研究.doc
- 洗胃置管技术的研究进展.doc
- 洛阳市名牌强市问题研究.doc
- 活动中培养和开发学生智能--.doc
- 活动区游戏材料投放适宜性的研究探索..doc
- 活动区的材料投放现状调查.doc
- 活动单导学模式在不同化学课型中的运用.doc
- 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的影响.doc
- 浅探在结构区中培养中班幼儿的交往能力.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