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洗胃置管技术的研究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洗胃置管技术的研究进展.doc

  洗胃置管技术的研究进展    1.胃管的改进   目前我国临床上使用的胃管有橡胶胃管和硅胶胃管。橡胶胃管因不断重复消毒使用,易老化、粗糙,增加了患者插管时的痛苦,也影响了洗胃的效果。肖金花[1]通过对260例病人进行随机对照洗胃,证实了一次性硅胶胃管不仅克服了橡胶胃管的缺陷,更能及时观察灌洗液的性质和量,及时定位堵塞部位。而传统的洗胃管的前端只有一个端孔和一个侧孔,洗胃时由于负压吸引,两个孔极易被胃内容物堵塞,形成无效洗胃[2]。张兰凤等[3]对传统胃管进行改造并实践后认为,在传统胃管前端实心段向端头渐渐变细并向一侧弧形弯曲30°,端头为一圆滑尖头;实心段与空心段夹角处有一侧孔,且向管尾每隔4 cm处有一孔,共4个,绕管凿出,均不在一直线上;距管前端15 cm、25 cm、45 cm、55 cm、65 cm、75 cm各有一刻度线,距管尾端4 cm处一侧稍凸起与弯头相对应,该管利用自身的弯曲弧度,操作时不需要病人特殊配合和特殊体位,只需转动管身,使弯头指向食管入口就可插入,避免普通胃管在吻合口盘旋的弊端,具有插管成功率高、引流好的优点。许效松等[4]在16F单腔标准胃管的前端7~9 cm处错开老孔再均匀增加4个左右的小孔,使各孔间的距离不影响胃管的韧度,每个小孔的直径约为0.2~0.3 cm,可以达到充分接触胃壁的目的,可缓解洗胃时吸引器的过高负压,不易引起胃黏膜损伤,降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郑红等[5]发现洗胃管侧孔过高(最高者距离顶端11~13.5 cm)会导致洗胃液潴留,故建议选择低侧孔胃管,即孔间距为1.5 cm,顶端与侧孔间距离为6~7.5 cm,能减少残留量及并发症。   2.体位的选择   常规插管法是先润滑胃管前端,左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右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缓缓插入到咽喉部14~16 cm,用左手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使胃管沿咽后壁滑行徐徐插入到预定长度。梁丽等[6]采用头低脚高左侧卧位对83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洗胃,认为左侧卧位时胃大弯位于左侧,水流方向与胃的走向一致,能充分稀释毒物并防止误吸,而头低脚高则可使胃底处于低位,胃蠕动减弱、毒物贮存于胃底部,有利于胃管在胃底部的抽吸,也可起到体位引流的作用,使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减少。仲月霞[7]通过对72例口服中毒患者洗胃后认为:在洗胃的前半期使患者左侧卧位,后半期改变为仰卧位、头低脚高位和短时间的右侧卧位,在充分稀释胃壁上的毒物后可通过改变体位使胃管开口处在胃壁上的盲区,使洗胃更加彻底。孔德莲[8]也采取通过改变体位的方法来提高意识清醒的带管患者的胃管插入成功率,即先让病人平卧,待插入12~14 cm有阻力时,垫高其头部,使病人头后仰,然后将胃管左右旋转插到所需深度。对于门脉高压的病人,因其食管静脉曲张,插管时除了对胃管做软化和充分润滑,动作特别轻柔外,建议病人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可使病人易于接受和提高插入成功率[9],合并肌炎、咽肌无力的病人,则应使病人取端坐位并充分润滑胃管和食道[10]。   3.置管方法 (1)入路途径的选择:常规的留置胃管法是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胃管通常呈45°左右斜行插入14~16 cm时,抬起患者头部,使下颌贴近胸骨柄,插至所需刻度[11],但没有明确插管入路的选择。游润惠[12]和谢莹[13]等认为经口插管以近乎进食吞咽的感觉病人易于接受,减轻病人痛苦和对咽喉部的刺激,优于经鼻插管洗胃。冯小梅[14]亦通过实验证实经口插管较经鼻插管时间平均缩短15 min,且由于经口插管可选择较大胃管,洗胃时导管通畅不容易堵塞,故洗胃时间亦减少。但临床上观察发现中毒患者大多数为意识清醒,其情绪反应强烈,插管不配合,加上灌注液对胃的刺激,容易导致病人挣扎拔管和咬管。因此梁丽[6]采用塑料口咬代替金属开口器,插管时将口咬置于病人口腔内,使上下颌牙置于口咬外部,胃管从主体的椭圆孔穿过,操一手固定口咬和胃管,一手操作洗胃机,可起到固定胃管避免患者咬管和防止损伤牙齿及口腔黏膜的作用。由于新生儿鼻腔尚未发育完善,鼻腔黏膜富于血管、淋巴管,轻微的炎症就可导致狭小的鼻腔更为狭窄,甚至闭塞,影响呼吸[15],故周国丽[16]通过口腔插管,即操一手持管,一手托起患儿的肩、颈、枕部,助手持压舌板轻压舌中段,暴露咽部后操从婴儿口腔轻轻插入胃管的方法置胃管,具有插管成功率高,黏膜损伤少,对婴儿影响小,家长易于接受的优点。   (2)减轻插管不良反应的方法:从解剖学上看,咽部有喉上神经分布,对刺激较敏感,采用常规法给病人特别是意识清醒的病人留置胃管,当胃管通过咽部刺激喉上神经易引起恶心、呕吐而致插管失败。对意识清醒和吞咽能力好的病人可通过口含温开水随吞咽动作插入胃管[17]或在胃管插入到咽喉部时用小勺给病人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