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蒲松龄的道德“孤愤”.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蒲松龄的道德“孤愤”.pdf

文【艺评论】 ·总第459期 · 论蒲松龄的道德 “孤愤 口包树望 (中国人民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2) 摘要:蒲松龄的道德生命实践说明他有着强烈的道德理想追求和道德孤愤感,聊斋道德故事蕴含着这种道 德理想追求和对人类道德沦落的孤愤之感,也蕴含着他的道德思想,但此道德题 旨在现实中知音难遏,从而促 生了另一重的孤愤感。 关键词:孤愤;道德意涵;道德思想 [中图分类号]I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47 (2011)12-0089—03 蒲松龄在 斋 自志》中自称 口斋志异》为 “孤愤 蒲松龄事母至孝,在母亲病笃时悉心照料。 (53 9公 之书”,一定意义上, “孤愤”就是蒲松龄的创作动机,也 泉行述》中叙及此事,透露了更多信息: “两伯一叔,唯晨 是解读聊斋的钥匙 ,所 以 “孤愤”的具体含义是我们在聊 昏定省而已。” “自是不起。我父 自市巴绢作殉衣 ,并不令 斋的阅读与研究中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大多数的研究者将 我叔伯知也。” [6]兄弟间似有罅隙。其实并非如此。 “孤愤”的内涵诠释为蒲松龄因屡试不第、怀才不遇和社会 蒲松龄曾特意写诗劝勉较为懒散的弟弟, (71去世前将 政治黑暗而产生的孤独 、愤慨。于是,有的研究者针对爱 弟弟接来 “犹作团圜之会”。 [。 兄长去世后 ,他几次作诗 情故事和艺术手法突出的篇章分别提出了自慰说和 自娱说, 哭祭怀念。 |9对兄弟的友爱之情发 自肺腑,真诚无比。本 或作为 “孤愤”创作动机的补充,或直接否定之,但还是 就贫困的蒲松龄独自照顾母亲, “自市巴绢作殉衣”,且 “并 有许多篇 目无法涵盖。 不令我叔伯知也”,实是对更为贫困的兄弟的关爱、照顾。 在许多聊斋故事中,主人公的道德品质往往对情节的 蒲松龄还勇于批评社会上的不道德行为,不论是普通 发展演变起到关键作用,作者褒善贬恶的态度十分鲜明。 百姓,还是社会权贵。同为郢中社友的王蛀听任妻子虐待、 这类故事约有百余篇,涉及到了传统道德的方方面面,可 赶走老父 ,致使老人客死他乡。蒲松龄得知后立刻写信 谓 斋志异》 中的重要类型。由此观之,蒲氏在科举仕 (《与王鹿瞻》)斥责,并创作 马《介。甫》予以批判。 m 同 途 、文艺技法之外有着更多的期许 ,道德劝谕即为其中之 乡好友高官孙蕙的家人仗势横行乡里 ,蒲松龄毅然作 J《二 一 。 道德劝喻当然是针对现实而发的,其中当有道德的孤 孙给谏书》,劝诫他约束家人。 [1”而孙蕙最终因此与蒲松 愤,因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冲突而产生。 龄断交。 l】 其实,雷群明、杨广敏二位先生早已提出了 “孤愤” 蒲松龄以上生命道德实践说明他饱含亲情友爱、富有道 的道德意涵。 “孤愤来 自悲古道之废弛 、哀道德之失衡 德感,他一直从内心情感出发、以传统道德为标准要求 自 … … 在 斋》其他小说中所反应的兄弟反 目……等社会 己、善待他人。但小农经济的限制以及封建政治氛围都使农 现实 ,正是蒲松龄孤愤心态产生的原因之一。” … “三 村社会的道德现实不尽如人意,蒲松龄听闻、目睹、经历了 是 。愤‘’世道人心之浇薄,人与人之间道德伦理关系的沦 很多有悖于儒家道德理想的事件。社会道德现实与道德理想 丧。” [ 之间的差距 、龃龉成为蒲松龄 “孤愤”的第一层内容。在对 因为论题不限于蒲氏的道德孤愤,二位先生没有对其 道德理想的追求中,蒲松龄常常是孤独的、愤慨的,这种道 深入论述。笔者不揣浅陋,力图在二位先生所论的基础上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