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孙^M17N——推翻“以太”假说,促进物理学二次革命.pdfVIP

迈克尔孙^M17N——推翻“以太”假说,促进物理学二次革命.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迈克尔孙M1 7N 推翻“以太假说,促进物理学二次革命 德国一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孙(Miehelson,Albert Abrahan,1852 — 1931)(邮票M17a)出生在普鲁土与波兰之间一块有争议的土地 上,4岁时跟随父母移居美国旧金山市。当时美国的西部正处于淘金 热的风潮之中。但他们却没有去开矿,而是从事商业。 迈克尔孙17岁时要求进入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美国海军军官 学校。他得到一名内华达州国会议员的支持,这位议员向格兰特总 统指出,对西部地区一位知名的犹太商人做出这种姿态在政治上的 作用,值得称赞,因此得到批准。在校期间,他在自然科学方面锋芒 毕露,但在航海技术上却居下乘。迈克尔孙于1873年毕业,在该校 当了5年的理科讲师,他教学并不怎样出色。 1878年,迈克尔孙开始了将与他结下不解之缘的光速精密测量 工作。早在两个世纪以前,罗默 便是光速测量的先驱者。布拉德 雷B惦、傅科n 和菲佐(Fizeau,ArmandHippolyte Louis,1819—1896 M1 7a格十小 达邮票(1995) 迈克尔孙 年,法国物理学家)都作过测量。然而,迈克尔孙却决心用自制的仪 1907年诺贝尔奖得丰 器测得比他们都准确。他采用傅科的方法,加了一些小的改进,做出 了他的第一个光速报告。 由于他认识到必须先学习光学才能取得进一步的成果,便远涉重洋,1880年去欧洲进修,先后 在柏林、海德堡、巴黎等地受教于赫姆霍兹m。等名家。1882年回国。他辞去了军职,在克利夫兰州当 了凯瑟应用科学学院的物理教授。1882年,他准备停当后再次尝试,结果测出光速为299 853km/s (每秒186 320英里)。这个值在3O余年内一直是所测得的最佳值(这个纪录后来的刷新者还是迈 克尔孙本人)。 1881年,迈克尔孙在贝尔阻。的资助下制成干涉仪,用于把光束一分为二,让两部分沿不同路线 射出,然后使其合在一起。麦克斯韦m曾在6年前提出过这个实验。假如这两部分光束以相同的速 度通过不同的距离,或以不同的速度通过相同的距离,它们就会失相并互相干涉,产生亮暗相间的 光带。杨氏 检测到了当两道光线相遇时出现的这些干涉条纹,从而证实了光的波动性。 迈克尔孙利用自己的干涉仪研究了相互垂直传播的两部分光束。当时人们认为,光作为一种 波,必须是某种东西的波(正如海浪是海水的波一样)。因此假定整个空间充满着光以太[“以太”一 说便又恢复了亚里士多德 ’曾设想的那种为地球大气层以外所有物体成分的第五原质的地位]。 人们认为以太是不动的,地球运行时通过以太。因此,顺地球运动方向发出的光传播得应该(或 看来应该)比向与地球运动方向成直角发出的光快些。两束光会失相并出现干涉条纹。测量条纹移 动的距离,就可能求出地球相对于以太的精确速度。这样,便可以测定地球的“绝对运动”,还将由于 宇宙间一切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得知它们的绝对运动。 1897年3月,麦克斯韦Ⅲ写信给美国航海年历局的托德讨论测定地球相对于以太的速度问 题。信中提到,地球上所有测定光速的方法,由于精度所限,都不足以检验地球的绝对运动。这封信 被迈克尔孙看到,激起了他从事这类实验的热情。为了提高测量精度,1881年在柏林期间,他在赫 姆霍兹 的实验室设计了一种干涉仪(这就是今天最常用的迈克尔孙干涉仪),用来测定地球相对 一 1 62 — 以太的运动。没有出现干涉条纹。 按照经典物理学理论,光乃至一切电磁波必须借助 绝对静止的以太来传播。地球的公转产生于相对于以太 的运动,因而地球运动的平行方向和垂直方向之间,光 通过同一距离的时间应当不同,这一差异在迈克尔孙设 计的第一个干涉仪上应产生0.04个条纹的干涉花纹移 动。1881年的测定结果是否定的。1884年汤姆孙TION和 瑞利 访美,鼓励迈克尔孙提高精度重做这个实验。于 是迈克尔孙同精通物理学和数学的化学家莫利(Morley, Edward Williams,1838—1923年,美国化学家)合作,改 M17b 瑞典邮 (1967) 进实验装置,精度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