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逐步降温对哈密瓜果实采后冷害、品质及内源激素的影响.pdf
Vo l. 44 NO.12
第 44 卷第12 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年 12 月 Journal of Northwest AF Unîversîty(Nat. Scî. Ed.) Dec. 2016
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16: 36 DOI: 10. 13207/j. cnkî. jnwafu. 2016. 12.020
网络出版地址:kî.net/kcms/detaîI/ 6 1. 1390. S.1636.040. html
逐步降温对晗密瓜果实采后冷害、品质及
内源激素的影晌
张婷1 , 2 ,车风斌2 ,潘俨2 ,徐斌2 ,饶景萍1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 2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 830091)
[摘 要] [目的】探讨逐步降温处理对‘86-1 哈密瓜果实采后冷害、品质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为新疆哈密
瓜采后低温贮运保鲜提供参考。 E方法】以‘86-1 哈密瓜果实为研究对象,研究直接降温((1::l::0.5) C ,对照)和逐步
降温((8 ::l:: 0. 5) C , 1 d→(5 士0.5)C , 3d→(3 ::l:: 0.5) C , 3 d•(1::l:: 0.5) C) 处理对其采后贮藏过程中的冷害指数、冷
害率以及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 C、脱落酸(ABA) 、吗|噪乙酸(lAA) 、赤霉素 (GA) 、玉米素(ZR)
含量的影响。 E结果】逐步降温处理可使‘86-1 哈密瓜果实的冷害发生时间推迟 42 d ,贮藏 63 d 后冷害率仅为对照的
10.53% 。逐步降温处理显著抑制‘86-1 哈密瓜果实的硬度和维生素 C 含量的下降,贮藏 49 d 时,逐步降温、对照处
理的果实硬度分别下降了 39.37 %和 45.48% ,贮藏 63 d 时,以上两组处理的果实维生素 C 含量分别下降了 56.17 %
和73.42% ;但逐步降温、对照处理对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不明显,贮藏 63 d 后,逐步降温、对照处理
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下降至 8.52%和 8.07% ,下降幅度分别为 3 1. 57 %和 35.18% ;两组处理的果实在整个
贮藏期内可滴定酸含量基本维持在 0.085%~0. 1l 2%;贮藏 14~63 d ,与对照相比,逐步降温处理的果实中 ABA、 lAA、
GA 及 ZR 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 E结论】逐步降温处理((8 士 O. 5) C , 1 d• (5 ::l:: 0. 5) C , 3 d→(3 士 O. 5) C , 3 d•
0 ::l:: 0.5) C) 能有效延缓及控制‘86-1 哈密瓜果实采后冷害的发生,提高果实内源激素的水平,较好地保持果实品质。
[关键词] 哈密瓜;逐步降温;冷害;果实品质;内源激素
[中图分类号] S652. 109+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9387(2016)1 2-0143-07
Effects of gradual cooling treatment on chilling injury ,
qual ity and endogenous hormones of
Hami melon (Cucumis melo L. ) fruits
ZHANG Ting I.2 , CHE Fengbin2 , PAN Ya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