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刺及牵引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2例
针刺及牵引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2例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针刺疗法 牵引??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常见类型,以椎动脉受压或刺激而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症候群。此病发病率甚高,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治疗颇为棘手。我科采取针刺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64例均系2004年6月~2008年6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
:眩晕反复发作,视物旋转,程度随颈部体位改变而改变;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记忆力减退等;辅助检查显示颈椎错位,X线双斜位片示椎间孔狭窄;脑血流图提示椎动脉供血不足;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2例中,男48例,女34例;年龄26~76岁,中位年龄46岁;病程3~48月,平均15.3月。对照组82例中,男43例,女39例;年龄20~78岁,中位年龄44岁;病程1~46月,平均13.2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①针刺:取百会、夹脊(C2~C7)、风池、肩井、手三里,穴位处常规消毒,选用0.38×40mm毫针针刺,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min,每10min手法操作1次。②颈椎牵引:采用全自动智能牵引仪T-600进行牵引。患者取仰卧位,颌枕固定,颈前屈20°~30°,牵引重量6~12kg,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重量,每日1次,每次30min。?
2.2 对照组:应用KXF-Ⅲ型多功能治疗仪,进行中药离子导入法,每次30min,每日1次。电导液配方:当归、红花、地龙、牛膝、桂枝、鸡血藤、防风、赤芍各10g,田七5g,蜈蚣2条,细辛6g。上药浸于75%酒精1000ml中,1周后即可应用。?
两组以1周为1疗程,2疗程后统计疗效。?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好转:主要症状减轻,体征有改善,功能部分恢复,劳动后可有轻度症状,但不影响工作;无效:症状、体征、功能均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82例中痊愈60例,好转2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82例中,痊愈30例,好转25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67%。经卡方检验,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4 病案举例?
倪某,男,41岁。2007年12月7日初诊。患者诉颈项活动不利1月余,伴眩晕3日。拍颈椎侧位片提示颈椎生理弯曲变直。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楚,无肢体麻木。拟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予上法颈椎牵引、针刺等治疗。治疗2日后,症状明显减轻,5日后患者颈项活动自如,眩晕等症状完全消失,正常工作。随访半年未复发。?
5 体会?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痹证”、“眩晕”、“颈筋急”等范畴。督脉为诸阳之会,针刺取穴以百会、夹脊(C2~C7)、风池、肩井、手三里为主穴。百会为督脉与足太阳之会穴,针刺百会能调整督脉气血,振奋阳气,从而使脑部经络气血运行通畅,恢复脑的正常功能;风池为治头部疾患之要穴,现代研究认为针刺风池对脑血管有解痉、扩张和收缩双重作用,可以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2]。夹脊(C2~C7)可疏通颈部气血。手阳明之手三里、足少阳之肩井穴可疏通阳明、少阳经之气机,能减轻或消除椎动脉痉挛或狭窄,改善脑供血[3]。颈椎牵引能限制颈椎活动,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使椎间隙增宽,有利于半脱位的环枢关节还原,改善颈椎曲度,使椎管、椎间孔扩大,减轻局部充血水肿,使扭曲于横突孔之间的椎动脉获得伸展。诸法合用,故收良效。?
6 参考文献
[1]张伯勋,王岩.现代颈肩腰腿痛诊断与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359-360.?
[2]黄聪阳,苏稼夫,周文强,等.针刺对颈椎病所致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2,21(2):17-18.?
[3]刘悦,章小平,陈丹青.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9(5):48-49.?
收稿日期 2008-09-16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