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因素探析及对策.doc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因素探析及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因素探析及对策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因素探析及对策[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6月115例发生VAP患者的感染因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总结了相关的防范对策。结果:患者自身因素、人工气道的建立、环境因素、体位、呼吸机管路的污染、吸痰方式不当、机械通气时间过长等是诱发VAP的主要因素。结论:临床实践中应加强各环节的管理,提高认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各项操作。针对VAP的诱发因素加强防范,对高危患者要及时治疗,细心观察,尽可能地降低VAP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危险因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R373.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3(b)-142-02 近年来随着呼吸机使用的增多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VAP是患者院内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因。笔者对2008年1月~2010年6月115例VAP患者的感染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相关的防范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5例患者中,男68例,女47例;年龄6~91岁,平均(44.8±5.9)岁;气管切开86例,气管插管29例;原发疾病:脑出血56例,重型颅脑损伤34例,急性有机磷中毒16例,其他9例。入院后1~7 d[平均(4.4±0.9)d]行气管插管术、切开术,于气使用呼吸机2~7 d[平均(3.8±0.5)d]后发生肺炎;住院时间6~95 d,平均(35.4±8.8)d;预后:治愈58例(50.43%),好转26例(22.61%),无效13例(11.30%),死亡18例(15.65%), 总有效率为84.35%。 1.2 纳入标准[1] 使用呼吸机48 h后体检肺部可闻及湿?音;胸部X线检查显示肺部有浸润阴影或出现新浸润阴影;呼吸道有脓性分泌物且要分离出病原菌;WBC>10.0×109/L;T>37.5℃。 1.3 方法 对于本组11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宿主因素、环境因素、人工气道的建立、体位的影响、呼吸机管路的污染及其他等方面概括总结,并采取一系列的防范对策。 2 VAP感染因素 2.1 宿主因素 由于患者病情较重、体质弱、全身免疫水平低下,加之部分患者伴有意识障碍,或者使用了镇静剂,导致患者咳嗽、吞咽等减弱或消失,从而使肺部感染的几率增加。 2.2 环境因素 在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患者下呼吸道与外界直接相通,空气未经上呼吸道净化直接对吸入下呼吸道,加之由于监护室空气消毒不彻底、不能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使外界环境中的异常菌群也随之入侵,诱发VAP。 2.3 人工气道的建立 机械通气时人工气道的建立,使呼吸道正常的防御功能受到损害;此外,气管插管阻碍了会厌和声门的关闭以及吞咽功能的协调性,使聚集在口咽部的分泌物顺着插管进入声门之下,增加下呼吸道吸入和感染几率[2]。 2.4 体位的影响 患者长期平卧位易使含菌胃食管反流物吸入上呼吸道,使胃内细菌定植并移行。 2.5 呼吸机管路的污染 氧气湿化瓶及负压吸引装置适宜细菌快速生长、繁殖,一旦受到细菌污染,在24 h内细菌大量繁殖,当吸痰或操作不当时就可诱发VAP[3]。 2.6 其他 吸痰方式不当、机械通气时间过长等因素使菌繁殖率及浓度将会增加,增大了VAP发生几率。 3 防范对策 3.1 护理环境 每日紫外线循环风进行空气消毒,每月进行细菌学检测,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室温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50%~60%。 3.2 体位护理 避免长期平卧,应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变换体位,尽可能采用半坐位,可有效地减少胃内容物吸入下呼吸道的几率,从而降低VAP的发生率。 3.3 呼吸机管路系统的消毒 每7天对呼吸机管道进行灭菌处理1次,尤其是对冷凝水集液瓶应定时、及时倾倒,定期对管道进行监测,湿化罐内蒸馏水每日清空更换,湿化灌专人专用。此外,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4]。 3.4 口腔护理 在保证气囊充气的情况下,采用了擦、冲结合的口腔护理方式每天给予2~3次口腔护理。同时以制霉菌素液涂口,每日2次,以有效地清洁口腔,降低VAP的发生率。 3.5 采用密闭式吸痰法 由于采用密闭式吸痰法不用断开呼吸机,且系统密闭,吸痰时间和次数不受限制,可有效地减少交叉感染的几率。因此对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法可降低VAP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VAP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的常见的医院内感染,其病情危重,死亡率高,而患者自身因素、人工气道的建立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