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勒兹哲学中零度影像之建构.PDF
《揭諦》5 (2003, 6), 頁 215 -237
德勒茲哲學中零度影像之建構
*
楊凱麟
摘要
影像一直是纏祟德勒茲哲學的重要概念。從《尼采與哲學》(1962)
開始,經《差異與重複》(1968) 與《意義的邏輯》(1969) ,影像或思
想影像具現了德勒茲嚴厲批判的教條思想,也是一切再現體制或同一
性思想的代表。然而,在當前這個各式影像大行其道的時代裡,作為
一種以差異為基調的哲學如何正面與肯定地構思影像,對德勒茲而言
似乎已是一個避無可避的重要問題。
於是在《運動-影像》(1983) 與《時間-影像》(1985) 中,德
勒茲從事了一個形上學的翻轉,構思與創造了影像的肯定概念,本文
便企圖探討德勒茲哲學中的這個遽烈的轉向,呈現影像如何由一個絕
對否定的再現概念被重新構思為充滿流變力量的獨特場域。換言之,
影像的問題性如何由負面到零度,再到正面的關鍵過程。當然,德勒
茲關於影像概念的構思深受柏格森《物質與記憶》的啟發,而整個嶄
新影像概念所引以為據的,則是長達百年的電影史。
本文集中地分析了影像概念的這個零度如何成為可能,以作為未
來進一步探究德勒茲影像論的基礎。
關鍵詞:德勒茲、柏格森、影像、陳套、零度、物質平面
[收稿] 2003/1/15 ;[接受刊登] 2003/4/14
*
南華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216 《揭諦》第五期2003 年 6 月
德勒茲哲學中零度影像之建構
楊凱麟
一、導 論
影像必須索回其自身威力 ,這是德勒茲哲學最基本的論題之
1
一。 然而,縱貫德勒茲作品,這句套語 (formule) 卻可呼應二種迥然
之意:首先,影像從不是既成的,其既非範本之複製,也非再現之對
象,而是不斷(重新)創造出來;其次,影像由其「自身」所定義,
它既不相似 (resemblance) 也非擬仿 (imitation) ,而是一種在己差異
(différence en soi) 。一方面,這是對再現體制 (régime de la repré-senta-
tion) 的批判,對「教條思想影像」(image dogmatique de la pensée) 的
舉發;另一方面,則是一套全新影像哲學的建構。因此,德勒茲的影
像論述彷彿是一組相互對位卻不對稱的旋律:其中之一是影像系譜學
(généalogie de l’image) ,追溯影像如何被削弱、貶抑與固著於思想之
中,並致使思考本身也成為某種教條影像的再現,臣服於由「常識」
(sens commun) 與「情理」(bon sens) 所構成的的僵固 doxa 體系下;
這便是我們可以在《尼采與哲學》、《差異與重複》或《意義的邏輯》
中一再重複看到的論述主題。另一則是影像的差異哲學,影像概念在
此被重新建構,被劃入迥異於再現體制的平面,並由此展現虛擬
(virtuel) 的威力,其代表著作首推《時間-影像》。對德勒茲而言,
1 「影像實際上必須改變威力,必須進抵一種更高的威力。」 G. Deleuze, Image -
mouvement, p. 54, Paris : Minuit, 1983 。
德勒茲哲學中零度影像之建構 217
柏拉圖無疑扮演了關於教條影像(或影像教條)最主要的概念性人物
(personnage conceptuel) ;而柏格森則是揭諸全新影像世紀的另一概念
2
性人物,並進而在影像概念上「顛覆柏拉圖主義 」。 一切就彷如德勒
茲思想中存在某個柏格森對抗某個柏拉圖,其分別展示了二種思索影
像的可能性,二組迥然不同的問題架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