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秋季雨日时空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气象.pdfVIP

贵州秋季雨日时空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气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省秋季雨日时空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 , 1 2 2 3 3 3 严小冬 宋燕 夏阳 龙园 杨春艳 (1 贵州省气候中心,贵阳 550002 ;2 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学院,北京 100081; 3 贵州省六盘水市气象局,六盘水 553001 ) 摘要:利用贵州省81站1964-2013年秋季(9~11月)雨日数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 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 )再分析资料,借助Morlet小波、合成分析等相关诊断方法, 对贵州省秋季雨日数时空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秋季雨 日数分布由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增多,一般在30.0天至52.3天之间。近50a秋季全省平均雨日 数为40.5天,总体呈减少趋势,每10年雨日数减少1.9天。秋季雨日数突变发生在1987年前后, 1964年至1987年为偏多时段,1988年至2013年为偏少时段,其中1997年以后减少趋势最为明 显。近50年贵州秋季雨日序列存在准5年和2~3年的振荡周期,其中准5年振荡最为显著。当 贵州秋季雨日异常偏多时,南海上空的水汽通量在贵州地区辐合抬升,来自低纬地区的暖湿 空气输送更加活跃,东亚大槽偏强,低纬度地区槽脊略有加深,贵州处于印缅槽前,偏南气 流强盛,从而有利于冷、暖空气在贵州地区交汇,形成阴雨天气,造成贵州秋季雨日数异常 偏多;反之亦然。 关键词:秋季雨日;时空变化;大气环流 1 引言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洪涝、干旱、高温、冰雪、暴雨、连阴雨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 发,其中的洪涝、干旱、暴雨、连阴雨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降水量、雨日存在密切的联系, 其变化特征主要用降水量和雨日两个指标来衡量。 近几十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持续(无)雨日数发生了显著变化(Schmidli and Frei, 2005; Groisman and Knight, 2008; Llano and Penalba, 2011 ),其反映了这些地区降水持续性特征发 生了改变,而降水持续特征的变化又与旱涝异常存在联系。而中国的华北、西南地区及珠江 流域,近年来连阴雨日数显著减少,持续无雨时段显著增多(Qian and Lin, 2005; Bai et al., 2007 ),在珠江流域,尽管研究者们并未发现降雨量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但其降雨日数却有 显著的减少,降雨强度则有相对应的增强(Liu et al., 2015; Zhang et al., 2009; Zhang et al., 2014 )。如Goswami 等(2006 )以日降水量100mm 为界将印度雨日分为两级,发现日雨量 小于该值的雨日有减少的变化趋势,而大于的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符娇兰等(2008 )对我 国夏季降水进行了雨日分级,并研究了不同等级雨日的时空分布特征。Feng 等(2009 )研 究发现,中国近50 年来五大降水区年雨日有着一致的减少趋势。张琪(2014 )则发现西南 地区年雨日和秋季雨日均呈现偏少的趋势,且呈准17 年振荡周期的特征。 资助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赠款项目(2013031 )、黔科合院士站) 和黔科合SY 字)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严小冬(1979—),男,贵州思南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气候预测和诊断研究。 通讯作者:宋燕,E-mail :songyan@cma.gov.cn 进入秋季后,大气环流发生调整,副热带系统逐渐减弱,西风带系统明显增强。但由于 夏季风还未完全退去,孟加拉湾、南海以及西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仍可以源源不断地向西南地 区输送,从而导致该区域发生持续性阴雨天气。这样的阴雨天气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未及时 收割的作物倒伏、脱粒,以及收获的作物无法及时晾晒而发芽霉烂,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尽 管雨日数与降雨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好的关系,但在以往的科研业务中,气象科技工作者 主要偏重于降水量的研究(李耀辉等,2001 ;汪靖等,2011 ;张秉祥等,2012 ;李聪等,2012 ; 王红霞等,2013 ;徐新创等,2014 ),而对雨日特征及演变的研究相对较少(宁亮等,2008 ; 符传博等,201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