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福州).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福州)

妊娠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 A类:妊娠期患者可安全使用 B类:有明确指征时慎用青霉素、头孢和其他?内酰胺类、美罗培南、红霉素、阿奇霉素、磷霉素、两性霉素B等 C类:在确有指征时权衡利弊决定是否用 氟喹诺酮类、亚胺培南、伊曲康唑、氟康 唑、酮康唑、利福平、氯霉素、磺胺等 D类:避免应用: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 抗微生物药在妊娠期应用时的危险性分类 小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氨基糖苷类应尽量避免应用,有明确应用指征又无其他毒性低的抗菌药物可选择时方可应用 万古、去甲万古在明确应用指征时方可应用 四环素类抗生素可导致牙齿黄染,不可用于8岁以下小儿 氟喹诺酮类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故避免用于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 母乳中含量1%:青霉素、头孢和其他?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 含量高,应避免应用: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磺胺、甲硝唑等 哺乳期患者应用任何抗菌药物时,均宜暂停哺乳 药事委员会职责 制订本院抗菌药物处方集 监查本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教育和培训,提高各级医师合理用药水平 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 各医疗机构应结合本机构实际,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 医院细菌实验室进行药敏试验所选用的药物应与药物分类相配合 各医院应根据本院专科设置,收治对象及医院等级,制订本院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集 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 指导原则中对抗菌药物的管理 分级管理原则 非限制类 限制类 排除类 非限制类抗菌药 疗效确切 使用安全,不良反应较少 价格相对较低 医师可根据病情需要开处方 限制类抗菌药 较易引起耐药菌产生 价格较贵 有某种安全性原因 临床应用时可采取不同的限制措施-所有患者限制,不同人群或适应证、处方量限制、限会诊后用或限某些特殊科室使用等 排除类抗菌药 新上市药 与现有药物相比无优点 在特殊情况下可采购并使用,暂不列入处方集 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 分级管理办法 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应遵循本《指导原则》,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以及细菌耐药情况、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物价格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考虑 参照“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一般对轻度与局部感染患者应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 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 只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从严控制。 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 处方的管理 临床医师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 患者需要应用限制性抗菌药治疗时,应经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 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处方需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签名。 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病原微生物检测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耐药菌检测 细菌耐药性监测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各级医院应重视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切实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 逐步建立正确的病原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技术和规范的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条件与方法 并及时报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作为临床医师正确选用抗菌药物的依据。 三级医院必须建立符合标准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配备相应设备及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病原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及细菌药敏试验工作;并建立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接受室间质量评价检查。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二级医院应创造和逐步完善条件,在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及设备后,也应建立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正确开展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和规范的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目前不具备条件的,可成立地区微生物中心实验室或依托邻近医院的微生物实验室开展临床病原检测工作。 管理与督察 建立相应管理与督察制度,定期检查“指导原则”执行情况 将“指导原则”执行情况纳入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实验室意外感染-布鲁菌属、鼠疫杆菌、炭疽 菌尿症-妊娠期,老年,婴幼儿(5岁) 肝硬化腹水预防腹膜炎 脑脊液鼻溢或耳溢患者 复发性急性中耳炎 疟疾-进入疫区者 内科(儿科)预防用药可能有效者 抗菌药物在内科领域中的应用(一) 预防对象或目的 抗菌药物 给药方案 风湿热复发 (儿童风心) 苄星青霉素或红霉素 前者60万-120万U肌注,每月1次,数年,后者每日0.25g数年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SD或利福平或环丙沙星(成人)或头孢曲松 每日2次,每次成人0.5-1g,儿童0.25g-05g.疗程3d 每12h1次,共4次,每次成人400-600mg,儿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