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里摆一张安静的桌子
“心里摆一张安静的桌子”,这是作曲家郭祖荣追求的,他希望在那样的桌子上写交响乐。
2009年11月26日晚,郭祖荣交响作品音乐会在福州大剧院举行。这场音乐会是第四届福建艺术节的亮点和重头戏之一。音乐会上演了4个交响作品:交响诗《捎排歌》、小提琴与乐队《浪漫曲两首》、第二钢琴协奏曲《山海欢腾》和第十八交响曲《海西的呼唤――寄台湾同胞》。次日上午在福州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外地与会者有北京的刘??、李吉提、金湘、宋瑾和傅显舟,上海的朱践耳、奚其明、贾达群、朱世瑞、温德清、戴鹏海和孙娟等。福建方面到会的有福建艺术研究院的王评章(院长)、吴少雄、林瑞武(副院长)、王秀玲、张建国、曾宪林、吴思富、白勇华等,在座的还有福州的黄振明、施维、陈志强、林峥等。“主角”郭祖荣出席了会议。地方许多媒体派员到会。同年7月5―7日在福建永安召开了第四届京沪闽现代音乐创作研讨会,与会者交流了作品,并就作曲问题进行交流,不乏思想的碰撞。两次会议交相辉映,具有共同的思考和话题,下文分别梳理阐发。
王评章主持座谈会,对与会者表示欢迎。他说:郭祖荣老师在创作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还为地方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他的交响作品音乐会成功举行,是本届艺术节的一个亮点,也是音乐界的一个盛事。举办座谈会,旨在通过学术交流,促进音乐创作实践。
郭祖荣介绍自己的创作情况说:第一个作品写于1970年,当时我被下放到闽东山区,最初是和章绍同合作的一首歌,他写词我谱曲。后来我创作成交响诗。两首小提琴浪漫曲的第一首是我高一(1947年)写的,1955年夏天大学毕业后配器。年年战争,促发我写对祖国的忧患意识和痛楚感受。第二首是2008年为了纪念李德伦先生而作。1954年我开始写交响作品,但是长期听不到音响,正是李德伦的支持才得到社会认识。钢琴协奏曲写于1956年,曲名《山海欢腾》,有感于时代积极的一面。《第十八交响曲》于今年除夕开始到端午节落笔,写的是我本人在新时期的内心感受,包括喜悦和不尽如人意的东西,内心的呼唤。出于福建的现状,也可表现“海西”的情景。大家在讨论时可以按无标题对待。
朱践耳是郭祖荣的好朋友,他说:祖荣先生给我来信说有这么一个活动,我很高兴并复信谈一些感想。节目单上可以看出郭祖荣的创作跨度达62年,这在中国也是少见的。他在创作上锲而不舍,在多年政治风云中仍然坚持交响乐创作。我就不是这样,走了一个大弯路:60年代思想逐渐变化,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跟风。祖荣却有18部交响曲和9部协奏曲,以及大量的艺术歌曲、室内乐、大合唱等,从高一就开始写小提琴作品,始终坚持走艺术道路,不受世俗观念特别是左的思潮影响。在特别困难的时期,福建没有乐队,仍然坚持写无声的音乐,这一点太了不起了。在特殊年代,他真是凤毛麟角,可谓雅乐圣殿一奇人!尽管他也写过一些应景的东西,但是总体上他坚持艺术创作的道路。当时连总谱纸都没有,他依然坚持写作。他的音乐会说明福建政府重视了,这是很大的改变。咬定青山不放松,管他东南西北风,这是他的风骨。说到昨天的音乐,总的看,他的作品富于诗意,而且音乐的思路延绵不绝,具有高雅的品格。小提琴的标题是原来的,保持年代原貌很重要。无标题就是无标题,如果考虑到听众需要,可以写一些文字。但是目前这张节目单的文字不能反映郭先生的原意。对音乐本身,除了诗意之外,还很真诚。这个“诗意”很难说清楚,就是一种艺术感觉吧。每个乐章的结束很有意思,了犹未了,耐人寻味。这些都很值得我学习。钢琴协奏曲,民族音调加一些变音,很有意思。潇洒自在,这给我很深的印象。
金湘对郭祖荣的音乐会表示祝贺。他指出郭祖荣的艺术品格决定了他的作品的成败。金湘说:郭祖荣具有高尚的人品,因此他的作品具有值得尊敬的品格。尽管还存在一些瑕疵或“外包装”的节目单文字,但是音乐品格给我很深印象。乐如其人,郭先生的音乐很细腻,就像南音一样。2000年郭先生在北京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我第一次听,印象很深。这次是第二次听。《山水情深》写对故人的情谊,我觉得很简练,不夸张。《第十八交响曲》非常丰富,但是否应有所收缰,留一些乐思给后面的交响曲写作,我觉得郭先生写到第28交响曲没有问题。
戴鹏海认为在王评章说郭先生“只求耕耘,不问收获”后面,还应加两句“锲而不舍,孜孜以赴”。他觉得“坚持”恰恰是很多人难以做到的。他说:郭祖荣对交响乐创作的纯情,82岁了还如此,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现代人连做梦都不纯情。郭先生和一位叫路华白雪的相似,一辈子在小城镇活动,一辈子教书,在清贫中坚持艺术道路。在我看来,他们俩都是了不起的人。郭祖荣是搞“重工业”的,创作了四十几部各类交响音乐。我很期望通过最好的乐团演奏,展示郭先生的18部交响曲。北京、上海视野宽阔,可以听到很多音乐,看到很多乐谱。而在福建却没有那么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