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腰间盘突出症治疗和护理
腰间盘突出症治疗和护理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腰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疼痛特征及诊断依据。其次从药物治疗、牵引治疗、物理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及局部痛点阻滞法等方面综述了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最后从心理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指导等方面综述了腰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腰间盘突出症;病因;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171―02
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软组织损伤的病症之一。多为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在损伤、劳损等诱因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外突出,髓核破裂后释放出糖蛋白物质压迫和刺激其周围的神经根、血管等组织,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症状[1]。为了更好的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本文综述了该病治疗与护理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 病因
椎间盘突出组织本身缺乏血供,修复能力极差,加之负重大、活动多,一般在20岁以后椎间盘就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的韧性及弹性均逐渐减低。此时如遇外伤,尤其是积累性劳损伤,则成为纤维环破裂的诱因。也有少数病例并无外伤史,而是在着凉后,肌肉和韧带的紧张性增强,使椎间盘的内压增加,促进已萎缩的纤维环发生破裂。
2 疼痛特征
一般多为突然急性发病。后者常表现为劳累后出现症状,经休息后自行缓解成自愈,再劳累又复发,如此时轻时重,呈间歇性疼痛。其疼痛性质为典型的神经根痛,疼痛初起时为腰部酸痛、钝痛,逐渐由臀部放射至大腿后部,小腿外侧足背、足趾及足底外侧,并伴有麻木或感觉异常,当咳嗽、喷嚏或活动时疼痛加剧,多数病例在腰椎间盘突出的椎间隙旁有明显的压痛点,按压此处可引起或加重放射性疼痛。
3 诊断依据
患者呈强迫性体位,直立时多变现为翘臀姿势,脊椎凸向患侧以缓解疼痛。脊椎活动受限,尤以背伸和弯向患侧最明显。在椎旁找出明显的压痛点,局部肌肉防御性紧张,对本症的诊断意义很大。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及屈颈试验均呈阳性。膝、跟腱反射出现异常(亢进或减弱、消失)。L4~L5间盘突出表现为膝腱反射减弱、消失或亢进;而跟腱反射却正常。L5S1间盘突出时,则L5S1神经根受累,此时表现为跟腱反射减弱,交叉直腿抬高试验呈阳性。X线检查:平片可显示脊椎侧弯,腰段生理前突减小、消失或后突,患病的椎间隙变窄,前窄后宽;患侧宽健侧窄等有助于诊断。CT检查、MR检查对确诊本症有极大的实用价值,但也有人发现CT检查常有与临床诊断不符的现象。并认为此时应以临床诊断为准。必要时需做MR检查。以资确诊和鉴别诊断。此外,临床应注意其与椎管狭窄、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相鉴别。
4 治疗
发病初期应卧床(硬板床)休息三周以上,避免或减轻体力劳动强度,尤其是避免腰部负重。也是保守治疗中不可忽视的治疗措施之一。通过解除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以加速炎症消退和椎间盘回纳。绝对卧床即三周后可起床捆腰围三个月,但要求患者半年内不屈腰、不做中等以上的体力劳动,此法可使早期病变及轻度患者得到治愈或减轻。而对腰间盘突出症状较重的所采取的治疗方法有:
4.1药物治疗
主要采用中药外敷法,具体为:用透骨草50g,寻骨风50g,黄药子50g,麻黄50g,桂枝50g,追地风50g,防风50g,白附子50g,上药研成粉状,置于一布袋里,放在锅里隔水煎煮,水沸30分钟后取出,连袋放在腰部热敷,防止烫伤皮肤,可用毛巾将药袋和皮肤隔开,每晚1次,一剂可反复使用15天,15天为1疗程,可治疗2~3个疗程[2]。
4.2牵引治疗
牵引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其作用是减少椎间隙的内压,迫使凸起椎间盘变平,拉紧黄韧带及关节,扩大椎管容量。牵引时患者取俯卧位,牵引重量由轻到重,但不可超过体重的范围,以患者下肢疼痛消失或明显缓解为标准。每日2次~3次,每次30分钟~60分钟,2周~3周为1疗程。当牵引5分钟后,医者可用双手重叠掌根压于痛节段的疼痛侧,有节律向下按压60次/分钟~70次/分钟。如果病变在单侧且有下肢外缩的,患者常表现为骨盆倾斜,腰椎侧弯等保护性体位。治疗时,医者用双手握住外缩下肢的踝关节做拔伸牵引1分钟~3分钟,以矫正骨盆倾斜,使其恢复自然体态[3]。
4.3物理疗法
采用音频电疗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可起到活血化瘀、痛经活络、软坚散结及消肿止痛的效果。对于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及炎症的吸收等效果较好。
4.4针灸疗法
对于腰间盘突出症,临床取穴不在多,而在精与准;手法不在杂,而在熟和巧;只要行针得气,气达病所,即可达到针刺目的,并不主张多针和久留,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期,仅选取关键部位的几穴,甚至一次使之得气,及气至病所不留针,往往获良效。或者不拘泥于取委中而取足三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