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品德论文:浅谈情感激发与“历史题材”品德教学
抚花香满衣,弦动情有琴
——浅谈情感激发与“历史题材”品德教学
【摘要 】翻开《品德与社会》新教材,历史已悄然迈进德育课程中,改变了以往把历史看成独立学科的做法。使历史知识变成了生活的历史,有生命的历史。学生能够学会运用时间的观念去看待问题,能够在悠久、古老的历史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染和熏陶。但在实际的教学中,面对教材中大量的历史知识,从事一线品德教学的老师们显得手足无措,很多老师把这些历史知识当做知识来教,导致知识与情感的分裂,知识与行为的分离,把品德课上成了历史课,品德课的人文性缺失、品德味无从谈起。本文将从当前品德教学的实际出发,通过情感激发,力求让“历史题材”品德课堂教学更具品德味,更能体现品德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 品德教学 历史题材 情感激发
一、 聚焦背景——乱花渐欲迷人眼
常常听到品德老师抱怨,现在的品德课真是越来越不好教了。翻开新教材,丰富精美的栏目设置和图文并茂的页面设计引人注目,更让老师们新鲜的是“四大发明”、“火烧圆明园”、“鸦片战争”、“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李奶奶身上的伤痕”等等本应该出现在历史课本中的内容却赫然地进入了《品德与社会》的教材。
新课程标准把品德与社会学科定位为一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强调凸显情感性和思想性。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和谐构建。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历史远离学生生活世界,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历史知识点散而多,再加上教师自身的历史知识储备量不足,面对教材中大量出现的历史知识内容,从事一线品德教学的老师茫然了,教什么,怎么教,如何把学生“带近”历史,拉近时空距离?
二、探究成因——不畏浮云遮望眼
走进品德课堂,直面纷繁复杂的课堂经历,让老师们着实迷惑了,“历史题材”的品德教学,想说“爱”你不容易。
【案例1】《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学片断
师:你有离开过妈妈的经历吗?
(学生没有什么反映)
师:你有离开妈妈一天两天的时候吗?你什么心情?
生:有过,妈妈去旅游了,我很想妈妈。
生:妈妈出差了,我很难过
……
导入有关香港、澳门的历史。
问题一:时空遥远,情感淡薄
教师原本的设计意图是利用情感的迁移,通过让学生说自己离开妈妈的感受,以体会香港、澳门离开祖国妈妈的痛苦和对祖国妈妈的思念。但从学生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说的离开妈妈的心情其实并非真情实感,学生的回答只是配合教师课堂的需要,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并没有被真正点燃。
【案例2】《圆明园在哭泣》教学片断
师: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据不完全统计,从1842年起,旧中国历届政府在外国侵略者的强迫下,先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1100多个。
教师出示表格,包括名称、年代、主要内容。(有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等。)
学生沉默。他们对这些历史故事很陌生。
教师出示答案,生摘录。
师:请同学们把这些知识背一背。
问题二:知识“得意”,情感“失宠”
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纯粹是在为了教教材而教知识,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教师只是要求学生把这些条约的名称、时代、主要内容背下来,却忽略了品德教学的目标,品德教学的人文性、情感性被抛至脑后。
【案例3】《李奶奶身上的伤痕》教学片断
师:我们首先来学习“无法愈合的伤口”。请同学们看到《李奶奶身上的37处伤痕》,认真读一读。
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师: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日本人真是太坏了!
生:日本人真残忍!
生:李奶奶一定很痛,我恨日本人,我要杀了他们。
众生笑。
师:同学们,所以落后就要被挨打。我们要振兴中华。
问题三:“情感”澎湃,行动模糊
课堂上,学生似乎情感非常激动,激发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细细品读案例,思量教学目标,品德教学绝不是去激发仇恨,然后挑起战争。历史题材的品德教学不应该仅仅是高调地告诉学生要热爱祖国、振兴中华。这样的目标,对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太模糊了。
三、寻找出路——巧把金针度与人
“情感”是品德课堂的精髓,没有了情感的品德课就像是鲜花失去了雨露,小鸟折断了翅膀,使之失去生命力。教学中实现“心与心碰撞,情与情交融”不仅是品德课程的要求,更是学生的需要。那么如何才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实现知识与情感的交融呢?
1、有备而来,未成曲调先有情
教学活动总是在特定的准备状态下进行的,师生准备越充分,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就愈强,效益就愈高。教师和学生在课前有备而来,有利于双方酝酿情感,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情感基础。
(1)课前体验,丰富感性认识
对学生而言,历史遥远又陌生,这种“今人看古人”的学习让他们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课前体验是指让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的内容进行现场调查、参观访问、搜集资料、实地观察等,进行初步感知、体验活动。体验充分了,内容充实了,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本田裂行维修手册全一本_本田SDH125T-31摩托车维修手册.pdf VIP
- 新22G04 钢筋混凝土过梁.docx VIP
- 【培训PPT】水肥一体化技术及应用.pptx
- 附录一、卫生部颁《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草案).pdf VIP
- (完整版)仁爱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doc VIP
- 2025年部编人教版(统编版新教材)八年级初二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 植物基因技术(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工程所有课件).ppt VIP
- 电子商务基础(第2版)全套PPT课件.pptx
- 《感染性休克》ppt课件.pptx VIP
- 2019版南方区域AGC发电单元调频指标计算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