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教师道德的人道内涵.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教师道德的人道内涵 亲爱的老师们: 我是集中营里的幸存者。我亲眼目睹了一般人看不到的事情: 毒气室由有学识的工程师建造;孩子们被受过教育的医生毒死; 婴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谋杀;妇女和孩童被受过高中或者大学教育的毕业生射杀; 所以,我怀疑教育。 我的请求是:希望你们帮助学生做一个有人性的人。永远不要用你们的辛勤劳动,去栽培孕育出学识渊博的怪兽、身怀绝技的疯子,或者是受过教育的纳粹。 阅读、写作、数学等学科,只有在用来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得更有人性时,才显得重要。 [美]海姆·g.吉诺特:《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海南出版社2005年版,第239页。 苏霍姆林斯基是乌克兰一所乡村中学的校长,他记下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校园的花房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四岁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 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道:“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呀?能告诉我吗?” 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儿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就把花送回来。” 听了小女孩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 “这一朵花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一个好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对老师们谈起这件事时说:“批评一个孩子所犯的错误很容易,可是,要呵护和培养一个孩子的爱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爱心会慢慢的融化或吸纳他的错误的,可无情的批评和处罚可能将毁掉孩子爱心的火花。所以,对学生来说:培养孩子的爱心远比对他们错误无情的指责重要啊!” 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是关于个人尊严的思想。 这一思想在启蒙运动的最高峰康德那里,以“人是目的”的方式得到了最为系统深刻的阐发。 你要始终以这样的行为方式对待人性——把你自身的人性和其他人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 这一原则就是“人道原则” 。人道原则意味着,他永远被当作具有自我的内在价值的人来对待。 人道主义指出了个人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人道主义主张个人与社会之间是一种对立的关系,毋宁说人道主义是把个人尊严作为基本的道德原则来加以强调。 人道主义可以概括为:承认人是最高的善,强调人的尊严,关心人并在实践中创造适合于人的幸福条件。 教育,是人性的领域。 教育必须恪守一个基本原则:“对生命的尊重,对爱的呼唤,对人的权利的承认和对理性的信念。”我们必须通过教育“召唤那在所有文明中都深藏厚积的爱的资源,爱的声音,用以对抗那同样淤积在所有文明中的用文明的名义掩护的、鼓吹的对他人的憎恨和排斥。……所有赞同对生命的尊重、爱、宽容、理智的,不论是以何种语言、在何地、以何种形式、属于哪个族群,都应该被视作文明,反之则是野蛮。”(张伦:《我们能否共同生存》,《读书》2001年第12期。) 新加坡国家教育部颁发给校长的委任书上这样写到:“在你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都对未来抱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及培养,才能成为更好的个人和有用的公民。” 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相对于成年人,他们的理性和自控能力有限,因而一定的控制乃至强制是必要乃至无法避免的。 康德认为:“教育中最重大的问题之一是,人们怎样才能把服从于法则的强制和运用自由的能力结合起来。因为强制是必需的。我怎样才能用强制培养出自由来呢?我应该让儿童习惯于忍受对其自由所施加的强制,并应同时指导他去良好地运用其自由。”这里的关键在于,或许“教育必须带有强制性,但绝对不能是奴役性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儿童权利公约》第28条规定“缔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以确保学校执行纪律的方式符合儿童的人格尊严及本公约的规定”。 教育的魂魄在于培养独立人格。 令人发指的案例 2007年7月10日《新京报》的《贵州两教师胁迫18名女生卖身调查》。( “乡中心小学14名,乡中学4名,年龄都在13岁到17岁之间”的少女被自己信赖的老师胁迫“卖处”,“几名年龄小的已丧失生育能力”。) “禽兽教师”:“禽兽”实在不应该与“教师”这个曾经与“天地君亲”相并列的神圣称谓相连。 劳凯声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发生在贵州的教师胁迫未成年女学生卖淫案让我感到强烈的心痛和愤慨。它使我们想起了童话故事中披着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