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熙载对诗品与人品的美学思考
刘熙载对诗品与人品的美学思考
郭强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西藏大学文学院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 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要:
刘熙载一贯在论诗话文评曲品词之时, 十分强调作家思想感情以及为人处世的“人品”在创作实践中的作用和影响, 提出了“诗品出于人品”的著名论断。这也是他文艺品评的重要原则和文学评论的核心。他认为诗品是人品的一种反映, 是诗中的人品。前者具体指作品的思想和艺术水平的高低, 后者指作家的道德品质。文章全面而系统地阐释了刘熙载的“诗品出于人品”的著名论断, 并对这一观点进行追根溯源式的梳理, 同时还将他的观点与古代其他文论家进行深入比较。
关键词:
中国美学史; 刘熙载; 诗品; 文品; 人品; 艺术作品; 品评;
作者简介:郭强 (1974-) , 男, 汉, 山东单县人,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西藏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文艺理论, 文艺美学, 中国美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
Liu Xizais Aesthetic Thinking over Grades of Poetry and Moral Quality of Men
GUO Qiang
School of Liberal Art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When discussing poetry, prose, qu, and ci, Liu Xizai paid much attention to the authors thought and feeling, and the function and impact of his or her humanistic quality in creative practice. He proposed a famous discourse that the quality of poetry is the quality of the man. This is also the important principle and the core of his literary criticism.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interprets Liu Xizais famous discourses that the quality of poetry derives from moral quality. Later on, it tracks it back to the origin and compares to other literary theorists ideas.
Keyword:
Chinese Aesthetics History; Grades of Poetry; Grades of Prose; Moral Quality; Review;
清代著名文论家刘熙载, 论诗话文评曲品词, 十分强调作家思想感情以及为人处世的“人品”在创作实践中的作用和影响, 提出了“诗品出于人品”的著名论断。这也是他文艺品评的重要原则和文学评论的核心。他认为诗品是人品的一种反映, 是诗中的人品。前者具体指作品的思想和艺术水平的高低, 后者指作家的道德品质。
从这个观点出发, 在《艺概》中, 对品格高尚的作家的作品, 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推崇;对于品格不高者, 则常有微词。他称屈原的《离骚》“一往皆特立独行之意” (《赋概》) 。这就是说, 屈原的《离骚》正是他高洁人格的表现。他说柳宗元的散文是“民心瘼, 故所治能有惠政。读《捕蛇者说》《送薛存义序》“颇可得其精神郁结处” (《文概》) 。柳宗元关心人民疾苦, 立志改革, 才使他能够写出那么好的文章, 既直接尖锐地对现实加以揭露, 又能抒发他思想上积郁的对现实的不满。他认为词也是词品出于人品, “论词莫先于品” (《词曲概》) 。人品体现在作者的文品中, 就连书法也不例外。他说:“如其学, 如其才, 如其志, 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书概》) 还说:“笔性墨情, 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 书之首务也。” (《书概》) 这就强调了人的才学、思想、性情, 是书法中最重要的。
基于上述思想观点, 刘熙载对一些作家作品的认识, 往往相当深刻、明确, 他能够透过一些作品扑朔迷离的表面现象, 发掘出作家作品深层的思想内涵, 揭示作品的真实内容和艺术价值。在评论李白、杜甫的异同时, 他明确指出:“太白与少陵同一‘志在经世’, 而太白诗中, 多出世语, 有为言之也。屈子《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