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密度水包油泥浆研究及在乌国1-G井水平井的应用
低密度水包油泥浆研究及在乌国1-G井水平井的应用
刘兆利、吴复索
(长庆石油勘探局钻井总公司)
内容提要:乌兹别克斯坦库克杜马拉克油田,由于其产层属于珊瑚礁地层,产层溶洞发育,地层压力低,钻进时存在着只进不出的严重漏失,乌方钻开产层时由于其直井段漏层裸露井段短(一般为3-5米),常规都采用边注水泥边钻进的方法进行施工。但注水泥一次成功率的几率较小,其中一口井注水泥达60多次。由于其井漏的同时还会出现井涌,因此不仅给安全钻井带来风险,还使钻井成本大幅度的提高。1-G井水平井钻进至水平段3265米时出现同样的漏失,注水泥4次均未取得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若500多米的水平段都采用边注水泥边钻进的工艺进行钻进,其成功的可能性几乎很小。当该井正处在举步唯艰之时,我乌兹别克项目组会同国内钻井泥浆专家打破了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人认为是绝症的说法。通过现场取证论证,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并应用了库克杜马拉克油田从未使用过的低密度水包油钻井液体系,解决了1-G井水平段的漏失问题,同时为我油田在库克杜马拉克油田赢得钻井及钻井液技术服务市场。本文主要介绍了低密度水包油钻井液的研究及在1-G井的应用。
关键词: 水平段漏失 平衡钻井技术 低密度水包油钻井液 防漏堵漏技术 油层保护技术
1-G基本概况
1-G井为我局在乌兹别克国对外国际合作的第一口水平井,设计井深3672米,实际完钻井深3677米。水平段长为500米,全井平均机械钻速为17.20米/小时。该井直井段、斜井段及水平段电测下套管均一次到底。全井钻穿的复杂地层有流沙层、石膏层、软泥岩地层、盐膏岩层、产层低压漏失层。全井使用的钻井液体系有白土--细分散体系、聚磺无固相体系、聚磺低固相体系、三磺加重混油泥浆、聚磺欠饱和盐水泥浆、聚磺近饱和盐水泥浆、聚磺过饱和盐水泥浆、超低密度水包油泥浆。全井复杂情况有二开泥岩地层的垮塌、三开盐膏层的缩径阻卡、四开水平段只进不出的严重漏失。
二、产层漏失分析及钻井液体系的确定
1-G井发生漏失后我们请来了乌方钻井总工程师进行了技术咨询。总工介绍,库克杜玛拉克油田的产层漏失一直是困扰该油田的一大技术难题,前苏联和现在的乌兹别克钻井公司为该油田的漏失问题曾都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在用钻井液防漏堵漏方面都未取得大的进展。总工介绍其漏失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旦漏失无液面,无平衡压力。(实际有但很低)
一旦发生漏失即发生井涌,关井后套压最高可达到20Mpa以上。
漏失后泥浆堵漏成功的可能性很小,该油田没有成功的先例。
(四)他们对付井漏的成功经验是注水泥堵漏,但一次堵漏成功的几率很小,其中有一口井注水泥堵漏60多次。
G井的几次漏失情况
第一次当钻至井深2994.7米 (垂深2970米) 时,漏失泥浆8.6方,漏速为5.7方/小时,静置后不漏。钻井液性能为密度1.09克/厘米3,粘度50-60秒,失水量为4-6毫升。
第二次当钻至井深3007.4米(垂深2977米)时,漏失泥浆15.72方,漏速为20.96方/小时。钻井液性能为密度1.09克/厘米3,粘度50-60秒,失水量为4-6毫升。
第三次当钻至井深3260米(垂深3044米)时,发生有进无出的漏失,钻井液性能为密度1.06克/厘米3,粘度56秒,失水6毫升。漏失后为了预防因井漏而诱发井喷,边强行起钻(钻具内带有MWD)边灌泥浆及清水,共灌入泥浆118方,清水247方。起完钻后下光钻杆至2847米,电测清水液面为183米,(通过计算漏层地层压力梯度为0.094)电测仪器起出后,随即发生溢流关井,关井后立压套压上升。套压最高达7.5MPa,后经环空反挤清水将立压套压降为零,注桥浆70方堵漏无效。随后又注密度为1.88克/厘米3的水泥8方。侯凝16小时后用密度为1.01克/厘米3的清水聚合物泥浆钻至井深3268时又出现只进不出的漏失。漏失后又进行了三次与第一次注水泥相同的堵漏作业,其结果均与第一次相同。
2、低密度钻井液体系的确定
从电测清水液面及几次漏失情况分析,其漏失层位为水平段油层,漏失压力梯度应为0.094左右,漏失性质为压差性漏失(从后面完钻电测时发生的井涌→井漏→压井→建立循环更证实了前面判断的正确性)。 因此,要完成500米水平段的钻探任务,靠堵漏泥浆堵漏或注水泥堵漏是既不科学也不现实的,必须立足于研究一套与漏层压力近平衡或欠平衡的钻井液体系。现场根据这一技术思路,并根据井上材料情况,首先在室内对水包油钻井液体系进行了研究,室内实验表明,水包油钻井液体系最低钻井液密度可达到0.90克/厘米3。
室内实验
实验所用材料为:白土、原油 (密度为0.88g/cm3)、柴油(密度为0.84g/cm3)、CMC、PAM、PX-02、K-PAM、RJ-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