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地理环境与满族服饰关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历史地理环境与满族服饰关系

服饰是人类运用的独有智慧和技巧创造出来物质文化现象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人们日常的生活习俗文化心态审美情趣等都积淀其中。满族服饰是在特定的历史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它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寓意。一、满族的历史渊源满族是公元前16世纪初开始形成的一个民族它的名称是在明代末年17世纪初才出现的。但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可向上追溯到三千年前的肃慎人。先秦古籍里记载的生活在商周时期的肃慎人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3世纪就是满族的最早先人。汉代以后不同朝代的史书上分别记载的挹娄汉、三国、晋、勿吉南北朝、靺鞨隋、唐、女真辽、宋、元、明这些都是肃慎的后裔也是满族的先人。1满族作为一个新生的民族并不完全与他们的先祖相同它是从肃慎到女真经过多次分化与融合形成的民族。相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满族很大程度的继承了其先祖的文化传统。二、历史自然地理因素对满族服饰的影响一“白山黑水”的地貌形态带来了便于骑射的服饰特征满族和它的先人长期在我国东北地区活动这一地区主要有三种各异的地理环境类型大兴安岭西部的草原地理环境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区及北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的山水交错地理环境大兴安岭以东、长白山脉以西贯穿南北的平原地理环境。在山水之中骑射自然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乾隆在讲满族服饰时说“我朝冠朝制度法守攸关尤与骑射旧俗为便”2。一句话即道出了满族人在服饰上的突出特点。在装束上满族男女多穿“马蹄袖”的袍褂这就是常说的满族旗袍。其裁剪简单明快圆领、捻襟大襟、左衽、束腰、四面开禊、窄袖有的带箭袖。左衽的样式应该和狩猎这种独特的生产活动有关。骑马射箭时左手执弓右手搭箭以最快的速度发箭才能保证猎获的成功率。服装左衽可以避免对右手发箭的阻碍。窄窄的袖子也便于射箭。由于袖子口附有马蹄状的护袖又被称马蹄袖它有在骑射时放下来保护手背手腕的功能。身着长袍即旗袍长袍一般腰间有束带既可以抵御寒风直接灌入又可以将干粮和其它的生活用品放入怀中给出门行猎带来便利。袍子四面开叉到膝盖这可以防止骑马时裹住双脚同时便于上下。在长袍外面一般套一个齐腰的短褂称为马褂短衣短袖的形制使得活动更加便捷适合骑射。满族男子下身也有的穿裤子长腰宽裆裤腰高并且宽冬季往往穿的是一种套裤样式奇特只有裤筒却没有裤裆两个裤脚单独的分开因为这样便于骑马所以被一直沿袭下来。满族的饰物也很多与狩猎生活有关。满族人出门“腰带必系小刀、石子袋、火镰袋、手帕等物”3。这些东西都是出外打猎必需带的物品每次男子出去狩猎往往需要几日甚至几十日才能回来他们可以用火镰点起熊熊的篝火用各自必带的小刀割肉食用。二寒冷的气候特征决定了服饰的御寒性满族的对寒冷的防御措施从头部就开始了。《燕京岁时记·换季》云“每至三月换戴凉帽八月换戴暖帽。”4其中的暖帽就是冬季满族人经常佩戴的帽子圆圆的形状帽檐向上翻起帽顶特意用红缦作为装饰帽子大多用皮料制作也有用呢子、缎、布制成的它的主要功用就是保护头部抵御严寒。满族妇女在天气稍冷的时节其额间常用遮眉勒套在额头上掩盖到双耳余下来的两带于髻下一方面作为美的装饰一方面还有据御寒的功效。满族妇女服饰的另一大亮点在她们的围巾围巾即系在脖颈上的丝带宽约2寸长约3尺从脖子后面向前围绕右面的一端搭在前胸左面的一端掩到衣服捻襟的里面。这不仅美观大方还可以有保暖之效。满族服饰的材质也与寒冷的气候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猎获的兽皮一般是满族及其先世做衣服的原料加工成保暖防水的服饰。《大金国志》卷三十九记载“化外不毛之地非皮不可御寒所以不论贫富皆服之。”5《三朝北盟会编》卷三载“女真地冬极寒多衣皮虽得一鼠亦褫皮藏之皆以厚皮为衣非入室不撤。”6靰鞡这个具有满族特色的鞋也是防寒的佳品。在东北寒冷的冬季满族人及其先世多在冰天雪地里狩猎刚开始用打来的猎物皮裹足来保护双脚后来逐渐演变成了鞋即靰鞡。“护腊靰鞡革履也。絮毛子草于中可御寒。”靰鞡以猪、牛的毛皮为原料鞋底与鞋面同用一整块皮“屈曲成之不加缘饰覆及足背”穿着时鞋中在放入靰鞡草又名乌拉草这种草细如线柔如棉把它垫在鞋里可以防潮保暖不至于冻坏双脚。三、人文地理因素对满族服饰的影响一政治因素影响下的服饰等级满洲问鼎中原以后顺治、康熙、雍正等皇帝多次对服饰进行了规范。直到乾隆皇帝时才形成了满族传统服饰为基础的一套完整服饰制度。其特点就是不一样的服饰样式、纹章与官员的品级一一对应。冠服中的蟒袍三品以上的官员绣9个蟒四品以下的绣8个蟒七品以下则5蟒袍的下摆绣着云水的图案以天蓝色作为正色。皇族的服饰前后左右开四个衩其它服饰则是左右开两个衩。补服则是用缝在褂上不同图案的补子为标记来区分官员品级的高低。例如贝子以上官员用圆形补子一品到九品的官员都用方形补子。文官武官补服绣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文官为飞禽武官则为走兽。按照一品至九品顺序文官补子上的飞禽依次是仙鹤、锦鸡、孔雀、云雁、白鹇、鹭鸶、鹌鹑、练雀武官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