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悬念 上好历史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巧设悬念 上好历史课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巧设悬念 上好历史课 河北省永年县第六中学 王海霞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4-0055-01      历史富有悬念。“悬念”是思维的“导火线”,历史课本的史实只是梗概,教师若将历史知识揉进故事情节之中,以曲折的情节、生动的形象,将史实故事化,用悬念去吸引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将会点燃学习激情,使课堂“活”起来。本文将从“悬念兴波澜”角度探讨如何让历史课堂不平淡,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   一、悬念是“卖关子”   评书大师单田芳说书,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紧张激烈的高涨或矛盾冲突到剑拨弩张的时刻,总是把惊堂木一拍,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逗你非继续听下去不可;魔术大师刘谦演魔术,每当神奇双手抖动,让观众享受炫人眼球的视觉盛宴、发出一片惊叹之声时,总是那句话:“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逗你更迫切地期待。这就是设置悬念。“悬”是故事情节的一个个矛盾冲突和人物遭遇的一个个“疑团”,“念”是人们对故事发展、人物命运关切的期待心理和紧张心情。历史因矛盾而向前发展、因离我们远去而变得疑云密布,充满静态悬念;老师把隐藏历史知识中的静态悬念挖掘出来,通过“卖关子”来吊学生的胃口,历史课堂会变得精彩纷呈。   二、知识火药的导火索需要悬念点燃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年轻人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这个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而悬念就是点燃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运用悬念,能引发学生急切期待心理,激起浓厚兴趣,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探索性,使学生求知渴望变得强烈,使学生始终维持“放之不忍,解之不能”的思维状态,始终怀着急迫的心情,去关注悬念所涉及的问题,全力以赴解决问题。经教师诱导、点拨,知识会象涓涓溪水,汩汩地流进学生心田。   三、经纬华夏、巧设悬念   下面我将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课堂巧设悬念、激活课堂、点燃激情的。   1、用历史故事设悬。   润泽历史知识,使之成为许多趣味性、通俗化的历史小故事,通过故事架桥,引出新课题。 如教学《春秋战国的纷争》,我用《信陵君救赵》故事引出;教学《秦王扫六合》,我用《秦王政诛嫪毐》故事引出;教学《灿烂的宋元文化》,我用《梅妻鹤子》的故事引出……   故事象红线,将历史知识的宝珠串连成一条条项链;故事象导火索,让堂课将学生的浓厚兴趣和急切期待心理点燃;故事象兴奋剂,让学生在整节课中都兴致盎然。用历史故事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的“娱乐”中感悟历史、体验历史、理解历史,学习知识,记忆更牢固。   2、用考古新发现设悬。   历史课堂总是旧知识与新感觉交织,而我则想方设法让这种交织变得愈发多:常收集最新的考古发现,用其充实历史课堂,让沉闷的历史课堂沐浴阳光。如用“山东高青陈庄西周城址”作为构建《夏、商、西周的兴亡》知识网络的构架;用“马王堆汉墓”和“汉墓女尸”作为构建《大一统的汉朝》知识网络的构架;用“重庆合川钓鱼城古战场遗址”作为构建《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知识网络的构架……   用新的考古发现作为木头,撞击历史的铜钟,那声音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学生会在惊喜中打开历史知识的一扇扇大门。   3、用悬情疑案设悬。   围绕每一课的重点内容,利用历史情境,精心设计探究题,搭建探究平台,激发探究兴趣。如在《三国鼎立》的课堂中,设计“曹操缘何笼络文人又兴起lsquo;文字狱rsquo;”这一探究题;在《“贞观之治”》课堂中,设计“lsquo;玄武门之变rsquo;的真相”这一探究题;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课堂中,设计“乾隆惩贪缘何愈惩愈贪”这一探究题;在《戊戌变法》课堂中,设计“戊戌维新派为何求助袁世凯”这一探究题……   朱熹说:“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我感觉,用悬情疑案设悬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对历史现象的独特见解,让他们相互学习、接纳、赞赏、分享、互助,渗透合作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在活动中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和锻炼探究能力、历史思维能力。   4、用历史人物设悬。   用历史人物的精彩细节设置悬念,如讲《内战烽火》,我用电影《西安事变》“华清池捉蒋”的片段设问:张、杨为什么要扣押蒋介石、发动西安事变?结果怎样?影响怎样?中国共产党要“杀” 蒋还是“放” 蒋?为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扣住了学生的心弦,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解决这些问题,会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共产党决策的英明。   用人物命运中潜伏的危机设置悬念,如讲《两汉经济的发展》,我围绕充满危机的中心人物刘邦设问:楚汉之争,刘邦为什么能转危为安?刘邦为什么要推行和秦截然相反的休养生息治国方略?刘邦有哪些杰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