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5例真菌感染回顾性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85例真菌感染回顾性分析
田利荣 胡瑛(内蒙古包头市第八医院检验科 内蒙古包头 014040)
【中图分类号】R8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3-0139-01
【摘要】 目的 探讨医院内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防控措施。方法 对85例医院内真菌感染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真菌感染占全院感染的6.5%,主要病原菌为白假丝酵母;高危因素主要为患者年龄大、严重基础疾病、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激素、化疗、侵入性操作等。结论 要高度重视医院内真菌感染,规范抗生素应用、重视病原学监测。
【关键词】医院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控制
现代医学日益发展、广谱抗生素、免疫制剂及肿瘤放化疗的广泛应用,延长并改善了许多重症患者的生命,但同时也使得真菌感染日渐增多[1]。笔者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的8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本院所有出院病历中发生医院感染病例1307例,检出真菌感染患者85例,为医院感染病原菌的6.5%,其中男性64例,女性21例。
1.2 方法 查阅病历,确认发生医院内真菌感染患者,收集相关资料。
1.3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诊断以2001年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为诊断标准。
2 结果
2.1真菌感染及检出情况 2006年1月~2008年6月我院医院感染病例1307例,发生医院真菌感染85例,发生率6.5%,其中男性64例,女性21例,年龄15岁~89岁,平均年龄72.3岁。
2.2真菌感染危险因素 患者年龄60岁以上者48例,占56.5%,且患有严重基础疾病、长期使用抗生素;其次为使用激素、免疫制剂和化疗的患者27例,占31.8%;侵入性操作10例,占11.8%。
2.3真菌种类及感染部位 以白假丝酵母为主,占63.8%,以下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为主。
3 讨论
白假丝酵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人体的一种条件致病菌,正常人体的皮肤、口腔、肠道、阴道等处都可分离出该菌。本组资料医院内真菌感染发生率与文献[1,2]报道基本相似,以下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为主,且以白假丝酵母为主。资料也显示以下特点为医院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患者同时患有严重基础疾病且病情重、年龄大、住院时间过长、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激素而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下降、菌群失调是导致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另外重症病例缺乏必要的使用原则、抗生素档次过高、更换频繁、使用时间较长,导致患者真菌的多部位感染或混合感染。由于真菌感染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国内目前还没有确诊真菌感染的具体实验室指标,血液、组织培养的阳性率又太低,临床科室与实验室之间缺乏沟通与信任是导致医生对病原学检测不重视和随意使用抗生素的重要原因之一[3]。因此,临床医生应加强相应知识学习的同时,微生物实验室也应加强病原学检测质量控制、送检标本质量控制,准确快速地提供病原学检测结果,并作必要的合理的解释。真菌的感染与耐药日趋严重,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因为其感染对象绝大多数为免疫力低下,且患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而这些患者常必须进行一些成为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的诊治措施,如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的应用,动、静脉插管、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治疗措施,因此,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真菌感染非常重要,提高对医院内真菌感染的认识、加强消毒隔离、医务人员手卫生等感染控制、规范抗生素应用、重视病原学监测,是控制医院内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4]。
参 考 文 献
[1]高东平.360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2.
[2]杨玉芳,何佩贞,吴闯.32例医院真菌感染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2):125.
[3]林琦远.肝移植术后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治[J].中华外科学杂志,2003:4.
[4]李从荣,彭少华,李栋,等.深部真菌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与耐药现状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7):485~48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55例肾活检的观察和护理.doc
- 356例眩晕患者TCD检测分析.doc
- 3500例女性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结果报告 王秀娟.doc
- 35kvPT保险装置绝缘密封护罩研制技术.doc
- 35kV刀闸操作传动杆闭锁卡的研制技术.doc
- 35kV西城变电站局放检测PT间隔放电处理.doc
- 35例前置胎盘临床分析.doc
- 35例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手术的护理配合.doc
- 35例中西医治疗口腔带状疱疹的效果分折.doc
- 35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