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判别地下水异常的干扰性与前兆性
的原则及其应用实例
车用太1 鱼金子1 刘成龙1 徐桂明2 郑益铭3
1中国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中国南京210014江苏省地震局
3中国四川邛崃611530四川省邛崃市防震减灾局
提出了地下水干扰异常识别与排除的4个 “相关性”原则,即成因上的相关性、空间上
的相关性、时间上的相关性与强度上的相关性;提出了地下水前兆异常确认的4个判据,即
首先是非干扰性异常,其次是有震例与理论模式的支持,再次是已有前兆映震理论或模式的
支持,最后是有其它测项与学科异常的配套.还介绍了利用上述原则与判据排除江苏省宿迁
市大面积地下水干扰异常,与确认四川省邛崃川22井2007年12月-2008年4月断流为汶
川地震的前兆性异常的实践检验实例.
地下水 ;干扰异常 ;地震前兆异常
10.3969/j.issn.0253-3782.2011.06.010 P315.72+3 A
Principlesondistinguishinginterferencefrom
seismicprecursorofundergroundwater
variationanditsapplication
CheYongtai YuJinzi LiuChenglong XuGuiming ZhengYiming
中国地震局老专家科研基金(201148)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2011-04-24 2011-09-21
引言
最大干
车用
而是NW向
即井水位埋
是汶
@@1.车用太,鱼金子,等.2004.地下流体典型异常的调查与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3-40,74-168.
@@2.车用太,鱼金子.2006.地震地下流体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323-339,361-419.
@@3.付承义.1976.地球十讲[M].北京:科学出版社:133-136.
@@4.郭增建,秦保燕.1979.震源物理[M].北京:地震出版社:70-92.
@@5.贾化周,杨玉荣,等.1985.地震地下水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M].北京:地震出版社:6-53.
@@6.刘耀炜,陆明勇,付虹,黄辅琼,李胜乐.2010.地下流体动态信息提取与强震预测技术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
1-82.
@@7.马宗晋.1980.华北地壳的多 (应力集中)点场与地震[J].地震地质,2(1):39-47.
@@8.万迪堃,汪成民,等.1993.地下水动态异常与地震短临预报[M].北京:地震出版社:1-9,47-146.
@@9.汪成民,车用太,万迪堃,等.1988.地下水微动态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234-240.
@@10.汪成民 (主编).1989.中国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网[M].北京:地震出版社:36-37.
@@11.胁山宏.1984.日本地震预报的地下水观测[C]//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编.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讨论会论文
集.北京:地震出版社:291-298.
@@12.晏锐.2009.地震前兆观测资料分析[C]//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编著.汶川8.0级地震科学研究报告.北京:地震出
版社:170-193.
@@13.岳明生.2005.地震预测研究发展战略几点思考[J].国际地震动态,(5):7-21.
@@14.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编.2000.地震前兆异常落实工作指南[M].北京:地震出版社:72-85.
@@15.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地下流体观测台站(GB/T19531.4-2004)[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55-62.
@@16.ScholzH(著).1990.马胜利等 (译).1996.地震与断层力学[M].北京:地震出版社:380-385.
@@17.KиccиHИ Γ (著).1982.单修政 (译).1986.地下水与地震[M].北京:地震出版社:1-157.
@@18.MjachkinVI,BraceWF,SobolevGA,DieterichJH.1975.Twomodelsforearthquakeforerunner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