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术治疗34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docVIP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术治疗34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术治疗34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术治疗34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 吉林延吉 133000 摘要:目的 对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确诊的桡骨远端骨折行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术的34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并使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表进行功能评分。结果 34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8个月,平均5.5个月,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范围0~7分,平均(1.85plusmn;1.33)分。结论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术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固定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manual reduction and splint fixation on distal radius fracture.Method Select 34 patients diagnosed distal radius fracture,with manual reduction and splint fixation in outpatient,and then do follow-up cisit.Evaluate with Gartland-Werley wrist function assessment system.Result All are in 4-8 monthsrsquo; follow-up visit,average 5.5months.Gartland-Werley wrist function assessment system from 0~7 points,(1.85plusmn;1.33)points on average.Conclusion Manual reduction and splint fixation can cure distal radius fracture safely and effectively. Key words:distal radius fracture;manual reduction;splint fixation 桡骨远端骨折为老年常见骨折,多见于老年患者不慎跌倒造成腕部瞬间间接暴力致桡骨远端骨折,可合并腕部尺骨茎突骨折及腕关节半脱位等并发症。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也会随之增多。虽然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术仍然作为桡骨远端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本文就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术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确诊的3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男12例,女22例),其中合并尺骨茎突骨折12例(男2例,女10例),于门诊行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术,并进行术后随访。所选择的患者年龄范围为34~73岁,平均年龄(62plusmn;8)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嘱患者取坐位,患肢外展、肘关节屈曲如使人搀扶状,助手立于患者患肢侧后方,固定住患者患侧前臂近端,术者立于患者患侧前臂前方,用绷带或纱布垫于腕关节以防复位时滑脱造成软组织等副损伤,双手拇指于骨折端远侧进行探查,并根据X线确定骨折端位置。复位时术者与助手对抗用力进行约5分钟牵拉,待腕部软组织松弛或感受到骨擦音及骨擦感后术者双手拇指于骨折断端向掌侧施加压力,同时术者双手以患者尺侧的术者复位手食指为轴进行掌偏及尺偏复位。待“银叉”样畸形消失后,术者保持复位姿势,助手立即用夹板进行腕关节固定。固定的松紧度以固定夹板的绳结可上下移动1cm的范围内为宜。固定后行三角巾或吊带悬吊固定。 1.3术后处理 术后嘱患者复查X线检查,经确认复位成功后,嘱患者腕部功能位,三角巾或吊带悬吊固定4~6周。患者每2周复查一次,待骨折线模糊后取下固定夹板,逐步进行腕关节功能康复锻炼。 2.结果 术后3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8个月,平均5.5个月,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范围0~7分,平均(1.85plusmn;1.33)分。术后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的患者尺骨茎突均未移位且愈合良好。术后1例自行于术后2周拆下固定,因固定不牢固,骨折线对位对线不良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