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海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论魏晋士人的个性及其限度
——以《世说新语》为例
董 晔
摘要:《世说新语》充分展现了魏晋士人的个性风采,即以“我”为本的高自标置与以“真”为贵的
我行我素。虽然这被钱穆、余英时、李泽厚等看作“个体之自觉”或“人的觉醒”.但其实际上亦有限度且不
宜夸大。回到古代士人“个体”存在及演变的历史时空,通过与汉代及以前和唐代及以后的士人对比可知:
魏晋士人拥有一定的个体或自我意识,但尚未达到真正的“人的觉醒”;他们的“个性”言行及生活态度,无
法掩饰其“非个性化”的存在真相。总的来说,魏晋士人的个性张扬具有推动审美文化实践和开拓新道德
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魏晋士人个性世说新语人的觉醒非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K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338(2013)03珈171—06
作者简介:董晔,男,文学博士,烟台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艺学。
一、魏晋士人的个性风采
在中国古代社会,如果说“德”同社会的、普遍的行为道德规范有关,那么“才”则与个体的、个性
才能的发展相联。自先秦以来,儒家把“德”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认为与之相比,“才”的大小是无足
轻重的,这长期束缚着人的个性的发展。所以曹操的“唯才是举”具有思想解放意义,而魏晋人物品
评也受其影响更加看重与个性有关的才能或情感,尤其在《世说新语》①(以下省作《世说》)中,士人
的个性表现非常突出,成为当时文化创造中极富魅力的东西,并且这不是少数士人身上的个别现象,
而是多数士人普遍的群体性格,正如有学者指出:“如果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专制制度扭曲了士人的
个性,造成人格精神的萎缩,那么在六朝时期,则是士人申张个性,形成较为完整的群体个性意识的时
代。”…魏晋士人的个性风采,首先表现为他们具有鲜明的自我意识,如《世说》载:
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品藻)35)
桓大司马下都,问真长日:“闻会稽王语奇进,尔邪?”刘日:“极进,然故是第二流中人
耳。”桓日:“第一流复是谁?”刘日:“正是我辈耳!”(《品藻)37)
王太尉不与庾子嵩交,庾卿之不置。王日:“君不得为尔。”庾日:“卿自君我,我自卿卿;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文明、文化与建构和谐世界研究”(成果批准号12ZD010)、中国博士后
科学基金“魏晋人物品评的诗学解释学研究”(资助编号:2011M500484)阶段性成果。
①本文所引《世说新语》原文均来自张万起、刘尚慈:《世说新语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
171
我自用我法,卿自用卿法。”(《方_if--}20)
可见,殷浩的“宁作我”直接突出个体的存在,摒弃了各种外在标准和规范;刘恢以“我辈”为第一流
的、当仁不让的意识,反映的正是对自我的充分关注与高扬;而庾子嵩认为,“你”和“我”是两个独立
的个体,双方如何称呼都是自由选择,只需遵循各自标准即可。这种以“我”为本的高自标置和“宁作
我”的鲜明个性,既让魏晋士人风采独具,也使他们把“我”之外的功名利禄等放在了次要地位,如《世
说》记:
人有问殷中军:“何以将得位而梦棺器,将得财而梦矢秽?”殷日:“官本是臭腐,所以将
得而梦棺尸;财本是粪土,所以将得而梦秽污。”时人以为名通。(《文学》49)
王中郎与林公绝不相得。王谓林公诡辩,林公道王云:“著腻颜恰,络布单衣,挟《左
传》,逐郑康成车后。问是何物尘垢囊?”(《轻iL}21)
事实上,殷浩视官位为臭腐、钱财如粪土的思想,在任何泯灭个性的时代都是难以想象的;而支遁反驳
王坦之的话充分表明,汉代那种将个性从属甚至牺牲于名教的观念已为魏晋士人所不齿。陈寅恪指
出:“故名教者,依魏晋人解释,以名为教,即以官长君臣之义为教,亦即人世求仕者所宜奉行者
也。”【2o但魏晋时代的“名教”显然受到“自然”的强力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随之转变。魏晋玄学的
根本着眼点是人格本体论,这种对人格本体的关注又必然导向人性的自然主义,从而使主体的个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河南郑州文化旅游和体育集团有限公司社会化公开招聘3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招标代理档案管理制度.docx VIP
- 2025南方电网昆明供电局项目制用工招聘(48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农业服务中心2025年度工作计划 .doc VIP
- 外窗防水节点施工方案(JS).doc
- 2025-2026学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青岛版(五四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J金融租赁公司所在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5800字.doc
- 2025金风变流器2.0MW故障代码手册V4.docx VIP
- AP微积分AB 2014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Calculus AB 2014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动态口令认证机制的网上投票系统设计与实现.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