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有效成分提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

四、分离纯化方法 1、硅胶柱层析法 主要用于分离极性较低的黄酮类物质如异黄酮、黄烷醇类和高度甲基化的黄酮和黄酮醇。分离前应先用浓盐酸除去供试硅胶中混存的微量金属离子。 * 生 物 碱 类 化 合 物 提 取 分 离 Ⅰ、 概 述 生物碱是指一类绝大多数具有显著活性的碱性、天然氮杂环化合物,但不包括氨基酸、蛋白质、核苷、卟啉、胆碱甲胺等开链的简单脂肪胺。它的氮原子常在环上。 生物碱广泛地分布在植物界,又称植物碱。表1。 一、结构与分类 生物碱的分类有三种分法,可按来源分、按化学结构分、按生源结合化学结构分。其中按化学结构分类在目前占主导地位,将具有同样骨架的生物碱归纳在一起,有利于结构的分析和研究。 按化学结构分类——根据生物碱具有的化学结构母核分类。 1、杂环衍生物类 异喹啉类生物碱、喹啉类生物碱、吡咯烷类生物碱、吲哚联啶类生物碱、哌啶和吡啶类生物碱、莨菪烷类生物碱、吲哚类生物碱 2、萜衍生物类 3、甾衍生物类 4、环肽生物碱类 5、有机胺类生物碱 二、生物碱的理化性质及检识 1、性质 除少数为液体(如烟碱、毒芹碱等),大都为结晶性物质,味苦,能溶于氯仿、丙酮、乙醇等有机溶剂中,不溶于碱水。酚性生物碱能溶于柯性碱溶液。 生物碱的碱性强弱有差别,一般能与无机酸或有机酸生成盐,大部分生物碱盐都能溶于水。但与某些特殊的酸生成的盐不溶于水,如无机酸中的硅钨酸和有机酸中的苦味酸。 2、生物碱的颜色反应 生物碱与不同的显色试剂反应,显示的颜色不同,可用来区别和判断生物碱。用于生物碱的显色试剂很多,常用试剂有: ⑴Mandelin试剂(1%钒酸胺的浓硫酸溶液)——阿托品显红色,奎宁显淡紫色,吗啡显蓝紫色,可待因显蓝色,土的宁显蓝紫色到红色。 ⑷Fornde试剂(1%钼酸钠或5%钼酸铵的浓硫酸溶液)——乌头碱显黄棕色,吗啡显紫杉转棕色,可待因显暗绿色至淡黄色,黄连素显棕绿色,秋水仙碱显黄色,阿托品、土的宁不显色。 三、常见的提取方法 ◆水提取法 ◆酸性水溶液提取法:碱性较弱不能直接溶于水的生物碱 ◆碱性水溶液提取法:化学结构独特、化学性质与一般生物碱不同,且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不稳定的生物碱。 ◆有机溶剂提取法:常用的是乙醇,相似相溶原理。可采用单一有机溶剂或混合溶剂提取。 四、分离和纯化 分离方法有很多, 经典方法:如溶剂萃取法、蒸馏法、沉淀法、盐析法、结晶法等; 较为现代、先进的分离方法:色谱分离法 实例一:长春花   【拉丁名】Herba Catharanthi rosei   【类别】全草类   【异名】雁来红、日日新,四时春、三万花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的全草。   【采集】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份】含70种以上生物碱,主要有长春碱、长春新碱、阿马里新等。   【性味归经】微苦,凉入肝、肾二经。   【功用主治】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镇静安神,平肝降压。治高血压。”   ②《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治疗何杰金氏病、恶性肿瘤。”  ③《广西药植名录》:“治白血病,肺癌,绒毛膜上皮癌,淋巴肿瘤。” 1、长春碱和长春新碱的提取分离方法之一 实例二:黄连 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化学成分主含小檗碱,还含黄连碱、甲基黄连碱等。 1、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 2、小檗碱、甲基黄连碱的提取分离 实例三:麻黄 1、提取分离方法一 2、提取分离方法二 黄 酮 类 化 合 物 提 取 分 离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如,大蓟、车前子、陈皮、苦参、金银花、野菊花、甘草、红花等等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成分)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常以游离态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 黄酮类化合物生理活性多种多样,据不完全统计, 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②抗肝脏毒作用; ③抗炎作用; ④雌性激素样作用; ⑤抗菌及抗病毒作用; ③泻下作用。 截止到1974年,国内外报道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共1674个(主要是天然黄酮类,也有少部分为合成品,其中苷元902个,苷722个),并以黄酮醇类最多;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其次为黄酮类,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余则较少。至于双黄酮类多局限分布于裸子植物,尤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