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秀”的美学解读
维普资讯
2008年 第 5期 重 三峡 学 院 学 报 No.5.2DD8
第24卷 (112期) JOURNALOFCHONGOINGTHREEGORGESUNIvERSITY V_o1.24No.1l2
“秀的美学解读
石 超
(华中师大文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摘 要:“秀”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潮流,一方面迎合了观众的精神需要,却造成身体在场、精
神缺失的视觉盛宴,造成审美品味的下移;另一方面,商业化运作的介入,使其极易陷入伦理归属
上的尴尬。本文从 以上两方面,在美学视野下对 “秀”进行审视。
关键词:秀;文化;审美批判
中图分类号: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2008)05-0057—04
“秀”是英文show的中文表达,音译与意译的合一。 《现代汉语词典》中把 “秀”看作两个词,有5
个义项。秀 :植物抽穗开花 (多指庄稼)。秀 :①清秀:秀丽。②聪明;灵巧:内秀。③特别优异:优
秀。④特别优异的人才:新秀。显然,以上五个义项并未体现出英文show “表明、显示、陈列、演出、炫
耀”等意义。本文所论之 “秀”是指根据英文show,衍生出的 “表演、美化、突出、装扮”等新义。
一
、 “秀”的起源及发展阶段
关于 “秀”字新义的来源,李绪洙先生认为: 秀 ’作为英语 Show 的汉译词大约在八十年代前后出
现于台湾,起初是指演出、表演。如: 在‘纽约的秀也连演五周才下档’。后来引申指戏剧性场面。如: 北‘
城议会,竟出现了拔枪相向的秀’。 秀‘’还作为语素相继衍生出一批 秀‘’系词族:秀场、秀档、秀服、
秀味、秀约、主秀、作秀、暴力秀、餐厅秀、蜂炮秀、服装秀、告别秀、审判秀、脱口秀等”。[11这一系列
的秀族词,都是根据英文 show衍发而来。
“秀”之所以风靡一时,并成愈演愈烈之势,主要得益于西方娱乐类 “脱 口秀”节 目,“脱口秀”就是
“talkshow”的音译词。1948年,美国出现一个 由艾德 ·萨利文主持的娱乐类 “脱 口秀”节 目 《大城小腕》。
40年代末期,由于麦卡锡主义疯狂的政治迫害,使美国人都不敢在媒介里谈政治,大家 “不谈风云,只谈
日月”,使得在广播电视中轻松聊天成为一种时尚,各种 “脱 口秀”节 目也大行其势。
“秀”在中国的生产、传播、发展、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脱口秀”蓬勃发展的阶
段,秀的定位主要在语言展示表达上,一大批谈话类节 目兴起,主持人的个性魅力、语言表达展示成为秀
的主要构成内容。崔永元与 《实话实说》可谓是这一阶段的典范。第二阶段,各种打着 “制造快乐”旗号
的综艺节 目拉开了中国电视娱乐化浪潮的序幕,在游戏环节中模仿秀崭露头角,这在某种程度上对应了巴
赫金的 “狂欢理论”,重要的表征是,非明星的普通人开始在节 目中大胆表露内心的欲望,而且这种表露欲
受到媒体的鼓舞和刺激,逐渐成为潮流。正是大众在接受心理上经历了如此密集的预热,才直接推动了电
视秀跨入第三阶段,也就是大规模的全国乃至全球选秀、演艺秀的热潮阶段。此时,相当强烈的表演性质
得到显现,以 超《级女声》、 舞《林大会》、 《红楼梦中人》、 《快乐男声》、 《我型我秀》等为代表,都制造了
令人叹为观止的媒介景观。
收稿 日期:2008-06-23
作者简介:石 超 (1984一),男,湖北钟祥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级文艺学顽士研究生。
维普资讯
石 超 : “秀 ” 的 美 学 解 读
从上述三个发展阶段来看,“秀 ”的亲民姿态 词”。5【J( 大众媒介为大众提供了抒发和宣泄的空
使其具有了大众化、普适化特征,更适合大众的审 问,文化的开放、政治的民主和开阔的时代使 “秀”
美需要。“它要解构一切凝固和僵化的秩序、规范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P49抗原基因及Caenorhabditis+elegans+homologus基因在旋毛虫中的研究.pdf
- p53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功能初步研究.pdf
- PCNA和Surviv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和意义.pdf
- Passat后轮胎偏磨损机理研究.pdf
- PD98059对HL60细胞RasMEK12ERK12信号转导影响的研究.pdf
- PET吹瓶机机械手凸轮的设计研究.pdf
- PFMEA在涡轮增压器中的应用研究.pdf
- PDTC对暴发性肝衰竭大鼠肝组织NFκB及其调控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pdf
- PID控制笔记.pdf
- Pim3对急性肝损伤肝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pdf
- “神与物游”:解读《荷塘月色》情爱主题的新视角.pdf
- “自我”与“他者”,碰撞与融合论后殖民理论对中国民族文化建设的警示意义.pdf
- “美”在距离——“审美距离”与英美文学课程.pdf
- “美的规律”与西方现代美学的互动阐释.pdf
- “西学中和”:中国现代美学初创阶段的另一种叙事.pdf
- “言不尽意”在婚姻中的现代性解读——《马原报告》赏析.pdf
- “诗画一律”的内涵.pdf
- “酌”与“正”的困惑——从阐释学的角度看《文心雕龙·正纬》篇.pdf
- “重唱与表演唱”课程的艺术解读 音乐课程的规范与自由——试以“重唱与表演唱”课程为例.pdf
- “非确定性”理论的适用性——解构主义叙事理论的实践探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