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历史上的施肥水道与巢肥运河
综合委嵇果煌
《地理学报》1958年第l期刊登杨钧先生《巢肥运河》一文,提出在今安徽合肥一带,历史上存在巢肥运
河的观点。当时地理学界和历史学界有不少学者撰文表示赞同,也有不少学者则撰文予以否定,由此引发一
场旷日持久的学术争鸣。时间已过去半个世纪,关于历史上是否存在巢肥运河的问题,至今未曾取得共识,成
为学术悬案。笔者年已七十有六,从事研究中国运河史数十年,撰有近百万字的《中国三千年运河史》,从一个
新的视角提出看法,以期取得学术界共识。
一、施、肥两水之间相通状况
在今安徽省境内的江淮平原中央,横亘着一片狭长的丘陵地,这就是大别山向东延伸的余脉——惟阳山
脉。淮阳山脉虽然仅为百米左右高的山冈,最低处的海拔不足二十米,但它却是江、淮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岭
南与岭北之河流以此为界,流向分明。但在合肥以北一带有些例外,这里的分水岭己被流水切割成断断续续
的台地,部分河流的流向不再受分水岭的约束,存在着南北相互串流的状况。
在距离合肥西北四十五里名叫将军岭的分水岭处,是肥水和施水的共同发源地,水源从将军岭流至附近
的分水田后,一分为二,向西转而北流的称为肥水,俗称东肥河,流经芍陂东侧注入淮河;向东转而南流的称
为施水,俗称南肥河,流经合肥城西注入巢湖,再从巢湖经由濡须水注入长江。
《水经注》卷三十二对于肥水和施水的流向和流经路线均有详细记述。《水经·肥水》日:“肥水出九江成德
县广阳乡西”郦注云:
肥水北流,分为二水,施水出焉。肥水又北,经获城(今安徽寿县东南九十里)东,又北经获丘东,右会施水
支津,水首受施水于合肥县城东,西流经成德县,注于肥水也。……肥水自获丘经成德县故城西,又北经芍陂
东,又北经死虎塘(今寿县东四十里)东,芍陂渎上承井门,与芍陂更相通注,故《水经》言入芍陂矣。肥水又北,
右会阎涧水,水上承施水于合肥县,北流经浚道县(今合肥市东北)西,水积为阳湖(在今合肥市北)。……肥水
又西北,注于淮。
《水经·施水》日:“施水亦从广阳乡肥水别,东南入于湖。”郦注云:
施水受肥于广阳乡,东南流经合肥县。……盖夏水暴涨,施合与肥,故日合肥也。……“施水又东,分为二
水,枝水北出焉,下注阳渊(即阳湖)。施水又东,经湖口戍,东注巢湖。
上述引文中的九江,为《水经》成书时代东汉末三国初的郡名,其治所在寿春(今安徽寿县)。成德县的治
所在今寿县东南,合肥市西北。广州乡为分水田所在辖区。据清光绪年间刊印的《寿州志》记载:“《水经注》所
称广阳乡,即今之将军岭,岭有分水田,肥水、施水皆从此处。”
从《水经注》记载中可以看出,肥水和施水是同源异流的两条自然河流。在源头处,肥、施两水虽然相通,
但并不等于可以通航,这是因为分水岭两侧的坡度比降不同,两水的水位也就存在差距,不能形成水道。要改
变这一状况,唯有依靠人为的工程措施:一是修建面积硕大的陂塘,利用蓄水来调节肥、施两水及其源头处的
水量;二是在源头处破山辟岭,开凿人工河道,使两端均肥、施两水接通并修建堰埭。关于前者,位于肥水中游
旁侧的芍陂正好承担起这一任务。芍陂相传为春秋楚庄王时期的令尹(相当于宰相)孙叔敖所建,目的是用以
嵇果煌,原
一174—
灌溉农田。据《水经注》卷三十二《肥水》记载:“陂周一百二十里许,……有五门(五个口子),吐纳川流”。其中
位于芍陂东北方向的口子,有读与肥水相通。由于芍陂的灌溉效果显著,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不断进行整
治和扩建,使芍陂从二干多年前保存下来,这在客观上有利于调节肥水的水量。每当雨季汛期,陂水暴涨倒灌
肥水,肥水及其支津的水位就抬高,甚至可达源头的分水田处,使肥水同施水相连通,出现“夏水暴涨,施合于
肥”的状况。但是,在源头处出现“施合于肥”的状况,只有在夏秋时期芍陂水量暴涨,倒灌肥水的前提下才有
可能,而即使是在“施合于肥”时,也因源头处的水流随着分水岭的坡度而呈不规则的倾斜,难以保持水量和
航行船只。关于后者,至今尚未见到历史文献有在源头处开凿人工河道获得成功的记载。唐代德宗年间,军阀
李正已、田悦等叛据徐州,切断从江淮地区至关中长安的漕运路线。时任水陆转运使的杜佑,向朝廷建议另外
开辟新的运道:“庐、寿之间有水道,而平冈横亘其中,日鸡鸣山。佑请疏其两端,皆可通舟,其间登陆四十里而
已”。可知当时杜佑的建议,并不是辟通分水岭,开凿出一条人工水道并接通两端的施水和肥水,而是在分水
岭上开辟陆道并疏浚两端的施水和肥水,形成一条水陆联运的糟运路线。更何况,杜佑的建议后因政治形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喀什千年老城规划方案.pptx VIP
- 凝血障碍诊断规范团体标准.docx VIP
- 重症患者SOFA评分文档.pptx VIP
- 《公共体育课》课程健美选项教学大纲.pdf VIP
- 新教材牛津译林版必修第一册全册各单元重点语法总结.pdf VIP
- 公共体育课课程排舞选项教学大纲.pdf VIP
- 不发火施工方案.pdf VIP
-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2 Home Sweet Home语法知识讲解和练习(2025秋).doc VIP
- 新教材高中物理 期末综合检测(A、B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df VIP
- 2025新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Home Sweet课文讲解学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