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江(莆田学院)医学生物学:13临本2-细菌的生理.pptVIP

王香江(莆田学院)医学生物学:13临本2-细菌的生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菌落类型 光滑型菌落(S型菌落) 粗糙型菌落(R型菌落) 黏液型菌落(M型菌落) 菌落的形态 第四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四、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 在医学中的应用 * 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和治疗 * 细菌学的研究 * 生物制品的制备 2. 其他方面的应用 * 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第五节 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理化因素 医务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无菌观念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一、常用术语 * 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以及细菌的芽孢。灭菌一般用物理方法。 * 消毒: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但不一定能杀死含芽孢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消毒一般采用化学方法,用于消毒的化学药品称为消毒剂。 * 防腐:防止或抑制体外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一般低浓度的消毒剂即为防腐剂。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抗生素称为抑菌剂。 * 无菌:不含有活的微生物。多为灭菌的结果。 * 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品的操作技术。 二、物理消毒灭菌法 * 热力灭菌法 * 辐射杀菌法 * 滤过除菌法 * 超声波杀菌法 * 其他物理抑菌或杀菌方法 (一)、热力灭菌法 高温对微生物有明显的致死作用,其主要是通过变性蛋白质、破坏细胞膜和降解核酸达到杀菌作用。分为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类 。 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的效力比干热灭菌好。 * 湿热中微生物的蛋白较易凝固; * 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 * 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时可释放出潜热,能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 二、物理消毒灭菌法 1.干热灭菌法 利用火焰、热空气及电磁波产热等方法,使微生物脱水、干燥,细胞内化学成分氧化和大分子变性而达到灭菌的效果。 * 焚烧和烧灼法:彻底的灭菌方法。 * 干烤:干烤箱(160~170℃ 2h),适用于高 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 * 红外线:波长0.77~1000μm(1~10μm的热 效应最强)。不能使物体均匀加热。 多用于医疗器械。 二、物理消毒灭菌法 2.湿热灭菌法 *巴氏消毒法:用较低温度杀灭 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 而保持物品中所需的不耐热营 养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 61.1~62.8℃ 30min 或 71.7℃ 15~30s *煮沸法:100℃ 5min(繁殖体),1-5h(芽胞) *流通蒸汽法:80-100℃ 15-30min (繁殖体) *间歇蒸汽灭菌法:利用连续三次的流通蒸汽法,可达到灭菌目的。 *高压蒸汽灭菌法:最有效的灭菌方法 常用103.4kPa(1.05kg/cm2) 121.3℃, 15~20min 二、物理消毒灭菌法 二、辐射杀菌法 * 紫外线: 波长240~280nm均有杀菌作用,265~266nm杀菌力最强。 杀菌原理→作用于核酸,干扰DNA复制,导致变异或死亡。 缺点用途→穿透力较弱,仅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的消毒。 注意事项→有效距离不超过2m,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对 人体皮肤和眼睛有损伤作用,不要在紫外灯照射下工作。 * 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高速电子等,破坏DNA复制。 有较高的能量和穿透力。 * 微波:波长1mm~1m,产生热量使蛋白质变性凝固。不能穿透金属。对人体有害,应注意防护。 二、物理消毒灭菌法 三、滤过除菌法 用物理阻留的方法除去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以达到无菌的目的。滤器的孔径一般为0.22μm 常用的滤菌器有石棉(蔡氏)滤菌器、玻璃滤菌器、薄膜滤菌器、高效颗粒空气滤菌器。 用于不耐热的血清、抗毒素、抗生素以及空气等的除菌。 不能完全除去病毒、支原体、细菌L型等小颗粒物质。 二、物理消毒灭菌法 四、超声波杀菌法 20~100kHz的高频声波,其机制是超声波通过液体时,在应力薄弱区能产生许多直径在10μm的小空腔,小空腔逐渐增大,最后爆裂而产生巨大压力(可达1000个大气压),破坏微生物的结构而引起微生物的死亡。 杀灭微生物不彻底,但能明显减少微生物的数量。 二、物理消毒灭菌法 五、干燥和低温抑菌法 * 低温:降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抑制其生长繁殖。有利于微生物的长期存活。但利用低温反复多次的冻融可明显减少细菌的数量,因而有一定的消毒灭菌作用。 * 干燥:使微生物脱水、浓缩,新陈代谢减缓,甚至引起死亡。 * 冷冻真空干燥法:目前保存菌种的最好方法(数年至数十年) 二、物理消毒灭菌法 三、化学消毒灭菌法 * 消毒剂和防腐剂:对微生物和人体细胞都有毒性作用,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