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docVIP

清洁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洁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清洁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孙 彤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昆明 650021   摘要:简述清洁间歇导尿术(CIC)的方法和相关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康复科;护理风险;对策   脊髓损伤常并发泌尿系统功能障碍,伴随患者终身,是脊髓损伤患者后期死T气的主要原因[1]。临床常留置导尿管,但易造成泌尿系统感染、膀脱结石等并发症。Lapides等于1971 年提出了清洁间歇导尿术(CIC)的概念,并用于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取得了引人注目的临床效果。CIC是指在清洁条件下,定时将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内,使膀胱能够有规律地排空尿液的方法[2]。许多研究表明,神经性排尿功能障碍者长期应用CIC 能免除留置导尿的不便,并能显著降低尿路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生存得更长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2]。   1.方法   1.1 应用CIC 的时机   脊髓损伤后发生神经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首要处理目标是,利用适当的尿液引流方式排空膀胱,防止膀胱过度膨胀、膀胱壁损害及尿路感染。在脊髓损伤后最初的1---2周内,由于建立静脉治疗通道、外伤后多尿、每小时尿量计算等原因,不宣进行CIC治疗,以留置尿管为宜。但病情稳定后,应及早进行治疗,以减少留置尿管所致的各种泌尿生殖系并发症,如尿道炎、陈肿、前列腺及皇丸炎、膀胱结石、膀胱窜缩、膀胱输尿管返流、植物神经反射亢进、膀胱癌等。   1.2 残余尿量与导尿时间   每4至6小时导尿1次,准确记录导尿时间和尿量。间歇导尿时间,根据吴氏定律,细菌在膀胱内的浓度是一个指数型曲线,在开始,细菌浓度随着尿量增加而降低,随着时间延长细菌又不断增多繁殖浓度上升,并超过起始浓度,从最初细菌浓度降低而返回原先水平时间为安全排空间,故间歇导尿应在安全排空期内排空,从而有助于保持无菌尿或消除细菌尿,所以间歇导尿的间歇时间应根据病人尿量的不同具体安排间歇导尿时间。   应用清洁间歇导尿术前1周测量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女性正常膀胱容量为250~550ml,男性为350~750ml。依据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确定导尿间隔时间,一般残余尿量约400mL,每天导尿4~5次:残余尿量约300ml,每天导尿3~4次:残余尿量约200ml,每天导尿2 次;残余尿量<150ml,每天导尿1次:残余尿量<l00ml,可停止导尿。   1.3 制定饮水计划   限制入液量(3餐各400 mL左右),告知患者晚上8 时至次日6 时不再饮水,其他时间可根据自身需要决定饮水量,同时静脉输液时滴速应保持在30 gtt/min,病人平均总人液量限制在1500 mL/d~ 2000 mL/d。   1.4 导尿   每次行清洁间歇导尿前先嘱咐其自行排尿,若不能自行排尿,嘱咐患者叩击“扳机点”,挤压充盈的膀胱,摩擦大腿内侧等方法刺激排尿,帮助发现排尿反射。将尿排出后再行间歇导尿,每次间歇导尿均记录残余尿量,并根据残余尿量调整间歇导尿次数。   2.注意事项   2.1 膀胱功能训练   有研究显示,有节律地按摩和定时的刺激,使脊髓低级排尿中枢引起反射性尿道外括约肌协同松弛,改善SCI患者的逼尿肌与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现象,并且可以使痉挛性膀胱具有一定的储尿功能,而建立一定的排尿节律[3]。从而减少膀胱的残余尿量,恢复膀胱的顺应性,协同CIC,从而更有效地降低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临床上广泛认为,应在导尿前30 min进行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根据尿动力学结果显示[4],有选择地配合使用各种辅助方法进行膀胱训练,建立反射排尿,寻找刺激排尿反射的触发点,如叩击耻骨上区、摩擦大腿内侧、牵拉阴毛、挤压阴茎头部及扩张肛门等,可以促使出现自发性排尿反射[5]。   2.2 心理护理   有研究显示,CIC的患者的心理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而且心理问题成为决定患者是否能够坚持应用CIC术来解决膀胱功能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5]。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清洁间歇导尿术在脊髓损伤中膀胱管理的重要性,消除其忧虑以及恐惧感,取得其积极配合是对间歇导尿的成功是十分必要的,帮助其树立康复的信心。   2.3 其他   ●导尿操作须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导尿管选择光滑和管径适适宜一般成年男性患者选用f 1 0~f14 号尿管,成年女性选用f14~f 16号尿管,防止因导尿管过粗,使得括约肌松弛,引起漏尿。   ●清洁间歇导尿时,操作方案要求轻柔熟练,尿管充分润滑,避免损伤尿道。   ●一次排尿不能超过800ml,以免腹内压突然下降导致低血压发生。   参考文献:   [1]Weld KJ,Dmochowski RR.Effect of bladder management on urologicalcomplications in spina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