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毒感染与炎症性肠病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病毒感染与炎症性肠病
沈海燕 舒威(荆门市红十字中心血站 湖北荆门 448000)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病毒
【中图分类号】R5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355-02
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胃肠炎大多炎症本身不重,且为自限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但少数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的肠道机会感染病毒可出现巨大溃疡、出血等严重的肠道病变。病毒感染与炎症性肠病(IBD)的关系近年受到重视。病毒不是炎症性肠病的病因,但IBD患者本身的免疫功能紊乱比正常人容易感染有肠道侵袭性的病毒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人细小病毒B19、单纯疱疹病毒等,而感染病毒后IBD的病情会加重。所以在IBD的发展过程中,IBD与病毒是互为因果的。在IBD治疗效果不佳尤其是治疗过程中病情突然恶化时,应高度警惕某些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其中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IBD的关系报到最多,大多学者认为CMV感染是IBD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UC)病情加重的因素之一。近年也有一些其他病毒与IBD关系的报道。目前国内临床医生对IBD合并病毒感染尚缺少足够的认识。
1 CMV感染与IBD
1.1 CMV感染在IBD中的流行情况 在急性重度IBD中CMV感染率大约为33%-36%,激素抵抗者的悦酝灾感染率为猿猿豫耀猿远豫。据Domenech等人统计,UC患者中CMV感染率为4.6%-13.0%,其中25%的激素抵抗型UC患者中检出CMV,而激素治疗有效的UC患者中检出CMV仅为2.5%。CMV感染在CD患者中的发病率比在UC中低得多,这可能是CD以Th1型炎性过程为主,多表达抑制CMV激活的IFN-gamma;,而UC以表达刺激CMV激活的TNF-alpha;为主。由于病人病情轻重不同诊断方法各异,纳入研究前的治疗方案以及实验设计的差异,使得不同调查结果的CMV流行情况有一定的差异。
1.2 CMV的诊断方法
1.2.1 血清学
1)CMV特异性抗体。正常人感染CMV后,CMV-IgG可长期存在,而病毒转阴后CMV-IgM恢复正常,故CMV-IgM阳性或CMV-IgG由阴性转为阳性,或IgG滴度于病程中呈4倍以上升高才能提示CMV活动感染。血清抗体在感染2-4周后才相继出现,其早期诊断意义不大;另外免疫缺陷或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可能检测不出CMV抗体,这些均是血清学检测的局限性。2)CMV pp65检测。由CMV UL83基因编码的pp65蛋白,具有强免疫原性,可作为病毒抗原血症快速诊断的靶抗原,在外周血多形核细胞中表达最旺盛。pp65为半定量实验指标,是活动性CMV感染的标志,并早于临床症状出现。如果150000个白细胞中的CMV阳性细胞数ge;1,则可诊断为CMV抗原血症。
1.2.2 内镜及组织病理学 CMV相关性肠炎的内镜特征包括:片块状浸润,渗出,弥漫性黏膜水肿,边界清楚的深溃疡等。持续CMV感染的UC患者并没有特异性的肠镜表现,CMV-DNA(+)及(-)患者的内镜表现也无明显区别,故通过内镜观察难以区分是单纯的活动性UC还是合并有CMV活动性感染。经分析UC患者内镜下黏膜及溃疡改变,Suzuki等认为“ 广泛的黏膜缺损、极易出血性、凿除样溃疡、纵形溃疡及鹅卵石样改变”在CMV中更易出现。
1.2.3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PCR技术是目前检测CMV最敏感、最准确的方法,因为体液中病毒DNA先于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或血清特异性抗体的出现,可作为CMV感染的早期指标。
2 EB病毒与IBD
2.1 IBD阅患者EB病毒感染率 EB病毒与巨细胞病毒相似,均为条件致病菌,在免疫功能正常者中,EBV被报道可产生胃肠道出血及溃疡形成。较正常人相比,EBV-DNA更易在IBD结肠黏膜组织中检出,其中UC中的EBV感染率大于CD。有研究通过定量PCR检测法发现,EBV感染细胞在UC中比CD中更为多见,平均约28vs10/0.5cm2(平均0.5cm2面积中的网格细胞计数)。对于UC(TH2表型为主)及CD
(TH1表型为主),TH2介导的细胞因子被表明可以是EBV感染B细胞的生长因子,不同的细胞因子差异,可以解释UC及CD两者不同的感染率。EBV感染通常以淋巴增殖症的形式存在,经常与一定程度的免疫缺陷相关,以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症(PTLD)最为常见。
2.2 免疫抑制剂和激素治疗对IBD患者胃肠道EBV感染的影响 较高的EBV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