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态学精品教学(张桂荣)第五部分 生态系统3.pptVIP

基础生态学精品教学(张桂荣)第五部分 生态系统3.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氯气的植物 侧柏;合欢;夹竹桃;无花果;美人蕉;风尾兰;银杏;垂柳;苹果;杏;槐树;日本樱花;枸杞 5、有毒有害物质循环 有毒物质:某种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使环境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变化,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地有害于人或生物时,称为有毒物质或污染物。 有毒物质循环的特点: (1)进入生态系统的途径多种多样。 (2)大多数有毒物质能够富集、被生物体同化,长期停留在生物体内,造成有机体中毒、死亡。 (3)有毒物质进入环境,在迁移过程中,毒性可能降低,也可能增加。 1、DDT 污染途径 植物 草食动物 肉食动物 土壤动物 食虫动物 肉食动物 水 2、汞 地壳 火山爆发、岩石风化、岩溶 开采、冶炼、农药喷洒 生态系统 有机化合物,如:甲基汞(50-100倍) 甲基汞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环境污染物,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语言和记忆能力障碍等。其损害的主要部位是大脑的枕叶和小脑,其神经毒性可能与扰乱谷氨酸的重摄取和致使神经细胞基因表达异常。 汞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 大气 土壤 植物 人畜 废水 水生植物 水生动物 人畜 水 土壤 植物 人畜 非生态系统 分解 抗二氧化硫的植物 皂荚;桂花;棕榈;石榴;旱柳;夹竹桃;垂柳;木槿;紫薇;无花果;白蜡树;枣树;槐树;五角枫;核桃;板栗;美人蕉;风尾兰等 抗氯化氢的植物 夹竹桃;木槿;侧柏;丁香;苹果;石榴;葡萄;无花果;垂柳;紫薇;竹节草等 抗臭氧的植物 五角枫;银杏;悬铃木;圆柏;等 抗粉尘的植物 紫薇;桑树;刺槐;银杏;悬铃木;圆柏等 例1:北半球的CO2 排放量是6.1 Pg C/年(1 Pg =1015g),南半球为0.8 Pg C/年。但是, 北半球大气中的CO2总量没有比南半球多很多(376和374 Pg C)。为什么两个半球的 排放量差异会如此大?为什么这种差异不能从大气浓度中反映出来? 参考答案:北半球的排放量更大是因为北半球的土地更多,人口更多,而且化石燃料的燃烧也更多。 大气浓度接近是因为半球之间的混合和北半球的初级生产力更高。 例2:科学家预测的全球变化,除了大气CO2浓度的增加之外,在某些地区气温会升高而降水会减少。简单的讨论这两个变化会对C3植物和C4植物的相对分布有什么影响。 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具有相同的影响。在气温高和降水少的条件下C4植物比C3植物更有竞争优势。 因此朝向更炎热更干旱的地区演变的趋势将意味着C4植物会变得更有优势。(人们已经观察到C3植物优势地区在北半球已被推得更北而在南半球被推得更南)。 思考题 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再循环有哪几种途径? (岩石圈-水圈)海洋是一个更重要的储存库,它的含碳量是大气含碳量的50倍。海洋对于调节大气中的含碳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植物光合作用中被固定的碳,通过水生生物的呼吸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又回到了大气。生物遗体形成的泥炭、煤和石油;软体动物的贝壳和原生动物的骨骼形成的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生长在碱性水域中的水生植物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释放出碳酸钙(光合作用的副产品),使得碳从水圈进入岩石圈。岩石圈中的碳也可以重返大气圈和水圈,主要是借助于岩石的风化和溶解,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火山爆发等。 资料 周转时间表达了移动库中全部营养物质所需要的时间。周转率越大,周转时间就越短。 大气圈中二氧化碳的周转时间大约是一年多一些,大气圈中分子氮的周转时间约近100万年,而大气圈中水的周转时间只有10.5天。 生物地化循环在受人类干扰以前,一般是处于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这就意味着对主要库的物质输入必须与输出达到平衡。这种平衡是通过全球的物质循环,也就是生物地化循环来实现的。 (2)生物地化循环的类型 生物地化循环可分为三大类型,即水循环,气体型循环(gaseous.cycles)和沉积型循环(sedimentary cycles)。 气体型循环: 物质的主要储存库是大气和海洋,其循环与大气和海洋密切相联,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循环性能最为完善。凡属于气体型循环的物质,其分子或某些化合物常以气体形式参与循环过程,属于这类的物质有氧,二氧化碳、氮、氯、溴和氟等 沉积型循环:参与沉积型循环的物质主要是通过岩石的风化和沉积物的分解转变为可被生态系统利用的营养物质,而海底沉积物转化为岩石圈成分则是一个缓慢的、单向的物质移动过程,时间要以数千年计。 储存库是土壤、沉积物和岩石 循环性能一般也很不完善 磷、钙、钾、钠、镁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