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教学课件,包含常见疾病的诊断教学,适用于大学医院教学用。
有创血压监测及护理 定义 经体表插入各种导管或监测探头到心腔或血管腔内直接测定血压的方法 和临床常见的无创血压监测相比,有创血压可以提供连续、可靠、准确的监测 数据。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是将穿刺管直接插入动脉内, 通过测压管连接换能器直接测压的监测方法, 能连续、准确地提供动脉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的数据, 同时能绘制动脉压力曲线,可随时发现动脉压力变化,还可取动脉血做动脉血气分析。不受人工加压减压、袖带宽度及松紧度的影响。是危重患者监测的首选方法。 1 冲洗装置 2 传感器 3 连接管道 套管针穿刺成功后,连接冲洗装置,用肝素盐水以2-4mL/h的速度连续冲洗管道,以防血细胞凝集阻管.冲洗液中肝素的浓度成人为2-4U/mL,儿童为1-2U/mL为抵制动脉血反流,应向含肝素液的塑料输液袋外加压至300mmHg(1mmHg=0.133kPa),而且由于整个管道内充满肝素液,心动周期血液反流的机会更少,虽然冲洗系统的压力可高达300mmHg,由于注速甚慢,与动脉导管尖端的压力相差不超过2%,故不会影响血压的测量值 冲洗装置 有创血压的传感器是由流量控制器、传感器芯片和三通组成。流量控制器有2种工作状态,在准备阶段,可以快速冲刷管内的气泡,在正常工作时,它可以保持冲洗液低速注入血管内。传感器芯片是压力信号测量装置,通过采集血压信号,然后将血压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三通可以选择液体的流通方向,包括排气、系统校零和血液取样的功能。为了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及动态特性, 采用一次性传感器, 装置封装成一个整体,避免泄漏和其他连接上的缺陷。医用传感器的测压范围为-50mmHg-300mmHg,有资料表明其可耐受10000mmHg高压而不损坏。 传感器 连接管道 动脉穿刺置管术 动脉的选择 : 桡动脉为首选,此外股、肱、颞浅、足背、腋、尺动脉均可,但前提是不会其血供远端出现缺血性损害。具体比较如下: (1)股动脉:搏动清晰、易于穿刺、不便管理、潜在感染、保留时间短; (2)肱动脉:并发症少,数值可靠,临床少用,但出血几率大; (3)颞浅动脉:血管扭曲,置管困难,多用于小儿置管; (4)腋动脉:易于定位,并发症少,可长期使用 (5)尺动脉: (6)足背动脉:极少栓塞,常做为备用血管,足背动脉保留方便,不易随患者的活动而使留置针脱出 ; (7)桡动脉:首选,常用左侧,短时测压(1~3天),易定位,侧支丰富。穿刺前必须做ALLEN试验。 注意:有创血压随距离心脏的位置变化数值变化,越远则收缩压越高而舒张压越低。 操作方法-术前准备 (一)ALLEN试验:清醒患者可嘱其握拳,观察两手指尖,同时压迫桡、尺动脉,然后在放松压迫尺动脉的同时,让病人松拳,观察手指的颜色。如5s内手掌由苍白变红,则表明挠动脉侧支循环良好,Allen试验阴性;5s~10s/15s期间为可疑,如果长于以上时间则禁忌。 (二)改良ALLEN试验:对于昏迷者Castella(1993年)利用监护仪屏幕上显示出SPO2脉博波和数字来判断。举高穿刺手,双手同时按压尺,桡动脉显示平线和数字消失。放低手,松开尺动脉,屏幕出现波形和数字,即为正常。表明尺动脉供血良好,如不显示即为异常,需改右手用同样方法试验,或改足背动脉穿刺监测。 穿刺点定位 常规法:手掌横纹上1~2cm的动脉搏动处。 十字定位法:①从桡骨茎突向前臂内侧中线作一水平线,再以此水平线的中点作一垂直平分线;②垂直线与第2或第2腕横交点处为穿刺点。对于血压偏低时或过于肥胖的患者不易触摸波动位置时可采用此法. 解剖定位 桡动脉穿刺部位—桡骨茎突内侧1cm与腕横纹上1cm交界处,即搏动最明显处进针 穿刺点 桡骨茎突 腕横纹 · 操作步骤 (A)固定位置 (B)消毒麻醉 建议对于清醒病人最好麻醉,采用细针(1ml注射器),麻醉部位包括进针点皮丘和动脉周围浸润; (C)定位,确定穿刺点 左手中指触摸波动处,食指远端轻轻牵拉皮肤,穿刺点在波动最清楚远端0.5cm处; (D)穿刺:浅入法 见血后压低角度,再进1~2mm。 (E)置管 抽出针芯,捻转同时推进外套管。注意:不能有阻力,必须套管尾端有血流出。 (F)连接 拔出针芯前压迫血管远端,松开后见血畅流出则边冲连接。 (G)固定 局部再次消毒后无菌敷料贴覆,胶布固定。 调试监护仪 波形 并发症 感染 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