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潜力发掘的问题讨论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旅游资源潜力发掘的问题讨论 张天义 (河南省遥感中心) 摘要:本文是对Ⅸ河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旅游资源调查的总结,从河南省的中国古代 文化资源、地貌景观、地质遗迹诸方面对在旅游资源开发中潜力优势的发掘和再组合问题提出了建 议。 关键词: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组合国土资源遥感 一问题的提出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业所创造的收入已占世界国民总收入的10%,预讨到2020年世界旅 游业产值将破2万亿美元大关,旅游业以无可争议的地位成为世界经济的支柱产业。受国际经济形 势的影响和国内需求的拉动,我国旅游业近几年也得到了跃足的进步。有资料显示,全国有24个 省、市、自治区定位旅游业为支柱产业或重点发展产业,河南省也位居其中。河南省历史悠久、文 化积淀丰厚,具有华夏文明之源宗特征的古文化遗存散布于青山绿水之间,揭示了黄河中下游地区 旅游资源的特异性。从特异性出发,我们提出了以古文化为轴线,以山水景观为基点,以地质遗迹 为衬托,天地结合塑造出河南旅游产业的整体形象。为此,有必要对资源的潜力优势进行发掘,对 历史文化遗存、自然景观和地质遗迹的组合形式进行再认识。 二追踪华夏文明之源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黄河文化、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以裴里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为代表的新石器时期所表现出物质文明的发达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映射出中华民族的曙光初露。这 里有黄河文化象征的“河图”、“洛f{”、“八卦、“周易”,这里有华夏始祖先哲奋斗的足迹,生活在 中华大地上的姓氏群落有70%源于巾原而后走向四面八方。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原大地涌现出许许多多杰出人物。有人文初祖j皇五帝,有思想家孔子、 老子、庄子、墨子、斡非子等,有科学家张衡,有文学家韩愈,医圣张仲景,有诗圣杜甫、画圣吴 道子,乐圣朱载育……,这里还是少林武术,陈氏太极拳的的发源地,堪称中华武术的故乡。 因此,以华夏文明源宗的感召力来营造河南省旅游产业特定的文化氛围,可谓创意之一。 三展现地貌景观的精华 河南省的大地地貌位置处于我国东部第一地貌台阶和中央山系的交切部。北部太行山区地壳强 烈抬升使山体拨地而起,峻峭巍峨,奇峰耸峙是太行风光的精华所在。丹霞地貌、峰林峥丛地貌、 嶂谷地貌和岩溶高山深谷地貌是这里自然景观的主体构成。这里有深邃神密的淋滤山大峡谷,有浑 厚雄伟的八里沟,有十里画廊之称的五龙口,有中原张家界美誉的黛眉寨,有纪念碑式的薄壁山等 】70 著名景观。 南部伏牛一大别山脉是我国中央造山系的主体部分,岩层叠置隆升是主要的应力表现形式。花 岗岩地貌、卡斯特地貌、火山地貌是自然景观的出神入化之处。这里有峰岭交相牛辉的石人山、白 云寨,有熔岩涌动的金刚台,有溪水、瀑布、深涧相串成趣的九龙潭、鸡冠洞,有碧波浩淼的丹江 口……。 因此,以大自然鬼斧神功所创造的得意之作来开发河南旅游产品的经典,可谓创意之二。 四揭示地质遗迹的奥秘 河南省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极为特殊,它处于古华北板块、古杨子板块与中国中央造山系的复 合交切部。地质构造轮廓特征的突出表现,是对华夏古陆地壳演化过程的概括。尤为精彩的是,在 中央造山系中元古代扩张海盆沉积、古生代有限洋盆建造、印支期板块俯冲海沟的混杂蛇绿岩带及 A型俯冲、B型撞碰构造带的有序迭置,与板块俯冲、板内撞碰构造相配套的撞碰型花岗岩、幔源 型花岗岩、改造型花岗岩以及高温低压、高压低温变质带发育齐全,俨然为一所内容丰富、生动形 象的地质博物馆。 需要提及的是在华北板块南缘的嵩山地区,方圆不过数十公里的地段出露了包括“嵩阳运动”、 “晋宁运动”、“少林运动”、“加里东运动”到“华里西运动”在内的的所有构造形迹、沉积建造, 可谓五世同堂。在杨子板块的北缘,以柯石英为代表的发育在古老地层中的超高压变质带更是从河 南出发延续到安徽大别IIj区,使之成为世界关注的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热点。 不能忘记的是在华北平原上,黄河上下滚动数千年还留下了多姿多彩的河流地貌。这里有大禹 开辟的禹贡河遗址,有从战国时期开始建造的汉志河遗址以及古代南水北调的工程、特大洪水分流 工程、三堤夹两河河防工程遗址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利用地质规律改造自然的生动范例。 因此,揭示地质演化的奥秘,利用地质遗迹来丰富旅游产品的科学文化内涵,是创意之三。 五旅游资源潜力优势的再组合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