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第一讲 绪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用植物学第一讲 绪论

* 药用植物学 张亚兰 办公地点:教学楼312 联系电话 * 第一讲 绪 论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对象)? 二、为什么要学习药用植物学(学习药用植物学的重要意义)? 三、如何学好植物学(学习药用植物学的方法)? *  一、性质、地位和任务 1.药用植物学的性质 2.药用植物学的地位 3.药用植物学的任务 * 1.药用植物学的性质 药用植物:自然界中植物体的全部、部分或代谢产物,含有预防、治疗疾病或对人体具有保健功能,这些植物称为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学:利用植物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药用植物的形态、构造、分类以及生长发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植物形态学 利用植物学知识 植物解剖学 研究药用植物 植物分类学 * 2.药用植物学的地位 中药专业中有承前启后的专业基础课 医学 中药鉴定学 化学 药用植物学 中药化学 生物学 中药学 数学 生药学 * 3.药用植物学的任务 鉴定中药的原植物种类 调查研究药用植物资源 合理利用与开发新的药用植物资源 * (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63版、77版、85版、90版、 95版、2000版、2005版、2010版) (9) 1955~1985《中国药用植物志》 9册 450种 (10)1959~1994《中药志》 出版修订5册 637种植物药 2100种植物 (11)1976、1978年《全国中草药汇编》上、下册 2202种(2074种植物药) (13)1977《中药大辞典》上、下册及附编 5767种(4773种植物药) * 三、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一)准确识别鉴定生药原植物的种类,确保药材来源的准确性。 (二)调查考证、合理利用植物资源。 (三)通过植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寻找紧缺药材的代用品和新资源。 (四)利用植物生物技术,扩大繁殖濒危物种、活性成分高含量物种和转基因新物种。 * (一)鉴定中药的原植物种类确保药材来源的准确   常用的中药中,多品种、多来源、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比较普遍。药用植物学的任务之一是运用植物分类学知识和先进的科技手段确定中药原植物的种类,逐步做到一药一名 * (二)调查研究药用植物资源为扩大利用和保护资源奠定基础。   药用植物学的任务之一是进行资源调查,弄清近缘种类的分布、生态环境、资源的蕴藏量、濒危程度、利用现状等,保护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创造条件引种栽培。 * (三)利用学科规律寻找及开发新的药 物资源   亲缘关系相近的种,所含有效成分近似,运用此规律寻找和开发新药源。 * 三种药用大黄 掌叶大黄 药用大黄 唐古特大黄 * 两种药用细辛 华细辛 华细辛 * (四)利用植物生物技术,扩大繁殖濒危物种、活性成分高含量物种和转基因新物种。 1.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经典的植物分类鉴定方法是形态特征,生物技术利用ITS、DNA多态性、PCR技术和测序技术用于分类鉴定。 如:紫花前胡的归属问题 * 2、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1)从野生种群中筛选优良种质资源 变异是环境导致的还是基因多态性导致的 DNA分子标记技术 (2)生物技术在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中的应用 构建新的种植资源。方法有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分子育种等。 * 3、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种苗及活性成分生产中的应用 器官----活性成分 细胞工程生产 快繁技术 * 4、生物技术在中药材道地性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道地性:有特定的分布区,不同产地的同一药材质量差异明显。 遗传差异在形态、组织结构上差别不明显,DNA分子标记可揭示道地药材的本质 * 5、生物技术在濒危药用植物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保护有原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护,其中鉴定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濒危机制、确定迁地保护取样策略是关键,DNA分子标记具重大优势。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