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器论论与《道具论》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启迪
杨向东 魏庆同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广州 510090)
摘要:本文是‘浅谈日本“道具论”与中国之“道、器”》一文的续篇。文章是从日本GK集团的设计理念所本之
。道”出发,论述了日本的“道具”与中国“道器”的异同,提出。孔德之容,唯道是”和“道法自然”是现代设
计理论的生命线,认为香山会议叩响了取法自然的洪钟,建议从道器、道具的生命、神授之子的灵肉结合、天赋人
为的广大智慧、器、具的异同互补等四方面深入进去,努力创造广义的现代设计学。
关键词:道;道具:道具论;道器:器;具:形;自然:仿生学;设计学
由尹定邦教授主编、杨向东等翻译的《不断扩 归根结底是一个“道”字,工业设计必须唯道
展的设计》【lL‘书出版后,“道具论”做为日本GK是从。
集团的重要设计理念,开始在中华大地传播与交流。 然而“道”的背后是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统
从文字与词义的本源上讲,生气勃勃的现代日本“道 称之谓“自然”。道来自自然,道取决于自然,一切
具”同中具结传统文化之“道”和“道器”,显然 客观规律都本于自然,本于物质的运动变化。中国
有着传承、创新、今古贯通和同异互补的辩证关系。 古代思想家老子经过长期观察与体验之后,以其大
认真研讨这些既古老又新鲜的内容,对发展现代设 智大慧提出了“道法自然”的经典语句。“道法自然”
计理论肯定有积极的作用。 就是一切规律都要取法自然、效法自然、师法自然;
道即规律。一切事务都是人的所作所为,都是 规律源于自然,规律必须学习自然、了解自然、反
人从事和致力的事情。毫无疑问,人的所作所为都 映自然。老子这个名句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指导
有思想指导,都讲一定的道理,都遵守某些规律。 人类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最高原则,当然也是工
一句话,人的行为都受“道”的支配;一切事务都 业设计必须绝对遵从的最高原则。
有“道”的灵魂。“道”只有通过事务才能赋予自在 香山科学会议叩响了“道法自然”的洪钟。
之物或人工物以可用的意义,“道”只有通过事务一 2003年下半年,国内科学领域层次最高的研讨
一也就是通过人,才能渗入事物,才能使事物具有 会香山科学会议给了仿生学两次研讨的机会。第一
“道性”和“人性”,使事物(包括器、具)有了心、 次会议主题是童秉纲院士申请的“飞行和游动的生
有了生命、有了价值。这同日本GK集团的设计理念 物力学与仿生技术”。第二次会议是在路甬祥院士建
恰是不谋而合l显见,中日在“道”、“器”、“道具” 议下召开的,主题为“仿生学的科学意义与前沿”,
等方面是有共同语言的。区别在于“道器”包含一 会议的执行主席、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植物生理
切自在之物与人工物;《道具论》研究的只是工业设 生态研究所的杜家纬研究员介绍说,生物界经过亿
计的对象。当然,这个差异丝毫不影响哲理上的一 万年的进化,形成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导航、识别、
致性。 计算、合成与分解和能量转换等完美的生命体系,
《道德经》p】第二十一章说:“孔德之容,唯道 其小巧性、灵敏性、快速性、高效性、可靠性和抗
是从。”“孔”是大的意思。大德的内容,全是由道 干扰性等优点令人惊叹不已。人类可以在生物界本
决定的。 身和大自然中去寻找、学习和模仿,从中找出解决
前己述及,在“道器”论与《道具论》中,“道” 目前人类科技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的答案和方法。
是精神,是思想,是指导原则,是必须遵从的客观 据杜家纬研究员介绍,路甬祥院士在香山会议
规律。道为器(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自动投案”成立条件的认定研究.pdf
- “自我”探寻之旅解读伦道夫·斯托的《归宿》研究.pdf
- “自我”与“世界”的双重“他者化”——关于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思考研究.pdf
-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与我国生态保护的立法理念研究.pdf
- 中国工业废水污染防治与“十一五规划”要求研究.pdf
- “边缘关怀”的思想逻辑与理论表达——拾掇索亚《寻求空间正义》文本中的一个思想碎片研究.pdf
- “长善救失”视域下的中学化学教学研讨.pdf
- “超级女声”给广告传播的借鉴与启示——兼论广告传播的有效性研究.pdf
-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现状发展建议研究.pdf
- “道不可说”与“道不离言”中古语言文学观及审美意识发展的佛禅理路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