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肌松监测下靶控输注罗库溴铵在胃恶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肌松监测下靶控输注罗库溴铵在胃恶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田燕南 刘立鹏 李剑魁 贾楠 王海宽 刘也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41)
【摘要】目的:探讨胃恶性肿瘤切除术中肌松监测下靶控输注罗库溴铵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择期行胃癌根治术且全凭静脉全身麻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mu;g/kg?min罗库溴铵手术中持续输注),B组(间断推注顺式阿曲库铵)进行分析。结果:采用2mu;g/kg?min罗库溴铵持续输注在手术中可以维持满意的肌松,减少手术中罗库溴铵用量,节约资源并有助于手术后肌张力迅速恢复,及早拔管,减轻麻醉医生工作量。结论:肌松监测在提高肌松药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保证术中良好的肌肉松弛效果、降低术后残余肌松而引起的并发症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胃恶性肿瘤切除术;肌松监测;罗库溴铵;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2-0156-02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手术操作复杂、切除范围广,涉及大量淋巴结的清扫,尤其是腹腔深部淋巴结的清扫,对术中肌松程度要求较高。因此,良好的肌肉松弛是腹部手术麻醉不可忽视的问题[1]。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择期行胃癌根治术且全凭静脉全身麻醉患者100例临床麻醉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期行胃癌根治术且全凭静脉全身麻醉患者100例,ASAⅠ~Ⅱ级,无神经肌肉系统疾病病史,肝肾功能正常。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2mu;g/kg?min罗库溴铵手术中持续输注,B组采用间断推注顺式阿曲库铵。
1.2 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前均未用药,入室后多功能麻醉监护仪监测右上臂无创血压、心率、Ⅱ导联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及体温,术中采用HXD-1C028型加速度肌松检测仪对尺神经进行单次颤搐刺激,监测拇内收肌肌颤搐抑制情况。麻醉诱导为静脉注射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患者入睡后开启肌松监测仪,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3mg/kg,待单次颤搐抑制75%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手术中维持:持续输注异丙酚6~10mg/kg?h和瑞芬太尼15mu;g/kg?h,手术中肌松不满意时追加罗库溴铵5mg/次。缝合腹膜及腹直肌前鞘后停止罗库溴铵,不予任何拮抗药。缝合皮肤前停止输注丙泊酚及舒芬太尼,待患者完全恢复(潮气量大于400ml且能够呼之睁眼并持续抬头5s以上)即可常规吸痰拔除气管导管。
记录气管插管条件、顺式阿曲库铵追加次数、手术时间、手术中肌颤搐最大抑制程度、恢复指数、临床作用时间、拔管时间、罗库溴铵用药总量。结果表明,采用2mu;g/kg?min罗库溴铵持续输注在手术中可以维持满意的肌松,减少手术中罗库溴铵用量,节约资源并有助于手术后肌张力迅速恢复,及早拔管,减轻麻醉医生工作量[2]。
2.结果
采用2mu;g/kg?min罗库溴铵持续输注在手术中可以维持满意的肌松,减少手术中罗库溴铵用量,节约资源并有助于手术后肌张力迅速恢复,及早拔管,减轻麻醉医生工作量。
3.讨论
罗库溴铵是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肌松作用维持约40min。其作用强度是阿曲库铵的4倍,无组胺释放作用、无心血管不良反应,尿和胆汁中排泄,无蓄积。微量泵恒速输注短效肌松药,控制的精确度、自动性、可控性较为灵活。持续输注可以维持相对稳态的血药浓度,避免给药过量,且停药后一般恢复迅速且恒定。
肌松药作用监测的临床意义在于一方面,提示肌松程度;另一方面,判断肌松消退情况。目前,对于肌松程度的评估标准主要是主管评估和客观监测。全麻过程中的腹肌紧张度,膈肌的活动,恢复期抬头、睁眼、握拳等动作均有助于主管判断肌松程度。这些方法对评估肌松的程度可靠性不够准确[3]。利用肌松监测仪监测手术全过程肌松程度变化,可靠性大大提高。肌松监测下持续输注罗库溴铵可以以较低的泵注速度(2mu;g/kg?min)完成胃恶性肿瘤手术,术中肌松效果良好,全过程肌松药总量远小于单次间断注射的总量,肌松药总量减少的同时也降低了麻醉苏醒期肌松药残余阻滞率、提高了术中肌松满意率同时降低了麻醉风险。
将罗库溴铵持续输注在手术中可以维持满意的肌松,减少手术中罗库溴铵用量,节约资源并有助于手术后肌张力迅速恢复,及早拔管,减轻麻醉医生工作量。为肿瘤外科的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增加了围手术麻醉期患者的安全性,赢得了广大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同时提高了人们对本地区的肿瘤防治水平的认可度。
随着生活水平增加,人们对??病的认识程度增加,人们更加关注的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