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敏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酮症合并胰岛素过敏一例.docVIP

脱敏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酮症合并胰岛素过敏一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脱敏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酮症合并胰岛素过敏一例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脱敏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酮症合并胰岛素过敏一例 1天津中医药大学 300193;2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 300070 【摘 要】道一例2型糖尿病合并酮症患者在应用胰岛素降糖治疗中产生过敏反应,行小剂量胰岛素脱敏并纠正酮症酸中毒的治疗过程。患者在脱敏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局部或全身性过敏反应,经治疗后患者血糖控制平稳,酮体转阴,出院后改为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 【关键词】胰岛素过敏;脱敏治疗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15岁,主因“口干、多饮、消瘦1个月,恶心2天”就诊。患者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饮水量4000ml/日,喜饮饮料),体重减轻约5公斤,入院前2天出现恶心、呕吐,于天津市一中心医院测空腹血糖15.15mmol/L,尿酮体3+,给予纠酮补液降糖治疗,治疗过程中于皮下注射万苏林胰岛素后出现局部皮肤的片状红疹,尿酮体反复阳性,故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 1.2 查体 体温36.6℃,脉搏 74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70mmHg,BMI 29.7kg/m2。神清,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未见皮疹,呼气无烂苹果味,眼眶无凹陷,口唇无皲裂,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双侧巴氏征阴性。 1.3 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6.8mmol/L,糖化血红蛋白 10.6%,尿糖4+,尿酮体3+,二氧化碳结合力20.0mmol/L,电解质:钾4.34mmol/L,钠136.7mmol/L,氯102.1mmol/L,血常规:白细胞6.0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5.5%,淋巴细胞百分比43.6%,余项正常;GAD抗体阴性;肝肾功能及甲状腺功能正常;血脂:甘油三酯 4.66mmol/L,总胆固醇 4.05mmol/L,高密度脂蛋白0.7mmol/L,低密度脂蛋白 2.05mmol/L,极低密度脂蛋白 1.3mmol/L;尿酸 524.4umol/L。 1.4 诊断 2型糖尿病合并酮症、脂质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 1.5 治疗 给予静脉补液纠酮,并予诺和灵R皮下注射强化降糖治疗,1h后患者耳后、颈部及前胸可见散在片状红色皮疹,伴明显瘙痒。不能排除患者对诺和灵R过敏,立即停用目前静脉液体,改为生理盐水继续补液,肌肉注射抗组胺药苯海拉明、口服氯雷他定改善过敏反应,并暂停应用目前胰岛素,仅给予倍欣0.2mg协助降糖,并嘱患者多饮水,严格控制饮食。入院后2d复查尿酮体阳性,为更好控制血糖,试给予三餐前小剂量诺和锐(2u~3u)轮换部位(上臂、腹部)皮下注射强化降糖,且考虑到患者目前酮体尚未纠正,选用补液纠酮加低剂量诺和灵R进行脱敏治疗[1](方法见表1),患者未出现胸闷、憋气及全身皮疹,故继续目前治疗方案。观察1天后患者无明显过敏反应,考虑脱敏成功,余后几日在预备急救药品(甲强龙)情况下,逐渐增加三餐前诺和锐用量至(早6u,午4u,晚8u)。经5d治疗后,患者餐前血糖8-1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15mmol/L,尿酮体转阴。因患者体型肥胖、胰岛素用量总体较少,故停用胰岛素,降糖方案改为亚莫利、二甲双胍联合艾汀口服,出院时患者餐前血糖5-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9mmol/L。 1.6 随访 于出院后4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患者目前血糖控制良好,血糖控制在餐前血糖6-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8mmol/L。 2 讨论 早期胰岛素过敏的原因多是由于人胰岛素与动物胰岛素之间氨基酸组成有所差异而造成,随着胰岛素纯度不断提高及其类似物的出现,使胰岛素过敏的发生率大幅减低。经学者研究发现,目前经胰岛素治疗后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约占总人数的2%[2]。万苏林由高纯度猪胰岛素和适量的硫酸鱼精蛋白配制而成,诺和灵R为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本例患者既往对万苏林过敏,使用诺和灵R后亦出现过敏反应,故考虑造成过敏的原因可能与胰岛素来源不同而造成过敏或对胰岛素中添加剂(鱼精蛋白)过敏有关。 2.1 胰岛素过敏的临床特点 大部分胰岛素过敏反应属于Ⅰ型(速发型),起病快,消退迅速。常在注射胰岛素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内出现过敏反应,多数表现为局部的硬结、瘙痒、水肿,可于数小时内自行消退,再次注射后重复出现[3];较少部分胰岛素过敏属于Ⅲ型(免疫复合型),一般极少发生,表现为注射胰岛素数小时内出现皮下结节,一旦发生,应立即停止当前胰岛素治疗;而因胰岛素制剂内某些添加剂(如鱼精蛋白、环氧树、间甲酚等)而过敏的则属于Ⅳ型(迟发型)[4]。 2.2 胰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