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腹腔囊型包虫病的CT诊断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腹腔囊型包虫病的CT诊断
刘艳芳1 王学进2
(1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CT室 云南 保山 678000)
(2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云南 保山 678000)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囊型包虫病的CT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经临床证实的腹腔囊型包虫病6例,结合文献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腹腔囊性包虫病中单纯囊肿型2例、多子囊型3例、混合型1例。其中单发1例,多发5例。结论:腹腔囊型包虫病其CT表现有特征性,CT检查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包虫病;腹腔;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153-02
包虫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也称棘球蚴病。在中国主要流行于畜牧业发达的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和西藏等省区。其临床表现依所在部位、囊肿大小以及有无并发症而异。腹腔包虫病较少见,约占全身包虫病的4.7%[1]。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腹腔囊型包虫病CT影像,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材料与方法
搜集经临床证实的腹腔囊型包虫病患者6例,藏族5例,汉族1例,其中2例患者为兄妹关系。6例患者均有长期居住于牧区生活史。男4例,女2例,年龄35~48岁,平均年龄42岁。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5例,伴腹痛腹胀4例,有肝包虫手术史3例。
采用西门子64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电压120KV,电流240mAs,层厚10mm,先行腹部平扫,然后行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25s,静脉期60s,延迟期180s),对比剂为碘佛醇80~100ml,注射速率3~4ml/s。
2.结果
6例腹腔囊性包虫病患者其中单纯囊肿型2例、多子囊型3例、混合型1例。其中单发1例,多发5例。分布于右膈下间隙2例,腹腔多发2例,盆腔包虫2例。形态为圆形、椭圆形,直径为1.5cm~8cm,其中2例单纯囊肿型CT表现为膈下圆形囊性结节(图1、2);3例多子囊型CT表现为腹腔、盆腔多个囊性肿块,其内见多发更低密度子囊(图4、5、6);1例混合型CT表现为单纯囊肿型肝包虫及右上腹部多子囊型包虫,囊壁蛋壳状钙化(图3)。
3.讨论
包虫病在我国仅见两种,分别为细粒棘球蚴绦虫引起的囊型包虫病和多房棘球蚴绦虫引起的泡型包虫病。由于人体不是多房棘球蚴的适宜宿主,故以囊型包虫病为主,约占98%。本组6例患者均为囊型包虫病。
腹腔包虫病指包括肠管、肠系膜、腹膜、大网膜及盆腔脏器上的包虫病[2]。它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是经血液循环的感染引起;继发性往往是肝、脾及腹部其它器官的包虫因行包虫摘除术或行穿刺时不慎囊液溢漏或腹部外伤时肝脾包虫破裂大量的头节、囊液等散落在腹膜、肠绊间、网膜等所致[3]。
囊型包虫病CT影像可分为囊肿型、囊肿钙化型、钙化型及混合型4类。①囊肿型:分为单纯囊肿型和多子囊型:前者CT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囊肿,边缘清楚,密度均匀,近似水样密度,壁薄而均匀,增强扫描囊液及囊壁无强化;后者CT的特征性表现为母囊内出现子囊,在母囊内可见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子囊,其密度较母囊低,多个子囊充满母囊时呈多房状或蜂窝状改变,表现为车轮状分布于母囊周围。若内外囊部分分离,CT出现囊肿“双边征”;内囊完全分离、塌陷、卷缩并悬浮于囊液中,呈飘带状或水蛇状。②囊肿钙化型: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囊肿,圆形或类圆形,囊壁钙化呈弧形、蛋壳样,??薄不一,囊内容物钙化为无定型的条状或片状,增强扫描未见强化。③钙化型:CT表现为包虫囊肿内容物内见粗弧线状、条状、团块状或碎块状钙化影,边缘清楚,囊内密度增高且不均匀,无囊液,增强扫描无强化。④混合型:以上3型的CT征象并存。钙化的发生及其程度与病程有关,病程越长,钙化越明显[4]。
超声是诊断腹腔包虫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但对于多发性、复杂性包虫病我们可选用多层螺旋CT来弥补其不足。它可清晰显示包虫囊的部位、大小、数目、形态及类型,特别对显示包虫囊壁、内容物的钙化形态有优势;并且通过多方位成像和血管成像技术,能准确地评价包虫囊肿是否侵犯周围结构(如胆道、血管等),从而为本病的临床分期和决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详尽的解剖学依据。
腹腔包虫病需与以下疾病鉴别:腹腔间质瘤、腹腔囊性淋巴管瘤、肠系膜囊肿、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等,结合CT特征、牧区生活史及实验室检查不难鉴别。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有以下体会:(1)若发现某个脏器如肝包虫病时,应扩大扫描范围至整个腹腔,防止遗漏其它部位的病灶。(2)术前腹腔包虫病的正确诊断可避免因腹腔穿刺致囊液溢漏而造成包虫的大量种植和严重的过敏反应。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深发展银行黄金td业务开户流程 深发展银行贵金属递延业务开户流程_.ppt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0344.3-2024真空技术 真空泵性能测量标准方法 第3部分:机械增压泵的特定参数.pdf
- 固定资产盘点流程和方案.docx VIP
- 第6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ppt VIP
- 【医脉通•指南】左卡尼汀在男性不育中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4版).pdf VIP
- 高考英语语法新视角(中级英语测试指导).doc VIP
- 2020年最新版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docx VIP
- 教育行为模式识别-洞察及研究.docx VIP
- 第12课《鱼纹话吉祥》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岭南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特种设备安全总监职责.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