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腹针配合水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病后遗症期的临床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腹针配合水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病后遗症期的临床观察
刘琨
(石嘴山市中医医院针灸科 宁夏石嘴山 753000)
【摘要】目的:观察腹针配合水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病后遗症期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原理。方法:临床观察腹针配合水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病后遗症期患者31例。结果结论:腹针配合水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病后遗症期疗效确切。
【关键词】腹针;水针;面瘫病;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5-0144-01
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是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发病6个月以上,面部表情肌及动作仍未恢复,甚至出现鳄鱼泪、联带运动、面肌痉挛、面肌僵硬感等临床表现的病症,其病程较长,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采用腹针疗法配合水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病后遗症期31例患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1例面瘫后遗症患者均为我科住院及门诊患者,所有患者病程均在6个月以上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15例。病程6个月至12个月24例,12个月至18个月6例,18个月以上1例,平均病程8.7个月。25岁~35岁2例,36岁~55岁21例,56岁~65岁8例,平均年龄48岁。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1]第七版(贾建平、陈生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2](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2.治疗方法
2.1 腹针治疗
腹部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神阙、阴都、商曲、大横。治疗前先行腹部查体,确认肝、脾无肿大,即可施治。常规皮肤消毒后选0.25*40mm的毫针,避开毛孔、血管,直刺穴位,针刺深度至地部,采用捻转补法,每5分钟行针1次,使针感向四周扩散。患侧阴都穴梅花刺,以阴都为中心,上下左右各距3~5分,分别刺1针,共5针,形成梅花图案。
神阙穴使用艾灸盒施灸。
2.2 水针治疗
面部取迎香、太阳、下关、颊车、颧髎、翳风等穴位,用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每日选取2~3个穴位注射,交替取穴,注射后按压10分钟,避免皮下出血。
腹针治疗每日1次,水针治疗隔日1次,5天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2天。共治4个疗程。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症状疗效标准》[3]。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面部表情肌及动作恢复正常功能,中医症状疗效标准评分为0~2分;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面部表情肌及动作恢复较好,中医症状疗效标准评分为3~12分;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面部表情肌及部分动作明显但动作不到位,中医症状疗效标准评分为13~23分;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面部表情肌及动作无改善,中医症状疗效标准评分为ge;24分。
3.2 治疗结果
31例患者,治愈17例,占54.8%;显效9例,占19.0%;好转4例,占12.9%;无效1例,占3.2%。总有效率96.8%。门诊随访至今无复发。
4.体会
面瘫病后遗症期因病程较长,经久不愈,气血虚衰,脏腑功能失调,致气血运行失畅,经络受阻,颜面失养,歪僻难愈,故应以培补元气、调理脏腑、活血化瘀、舒筋养肌为治疗原则。腹针疗法[4]是以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以脏腑、经络为基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整体观念、辩证施治为核心,通过针刺腹部穴位调节脏腑、经络及相关部位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疗法。中脘、下脘、气海、关元4穴组成引气归元,具有补心肺、调脾胃、益肝肾之效;大横可健脾祛湿,活血化瘀;根据部全息分布定位,面部对应中脘、阴都及周围,故对患侧阴都采用梅花刺;颈部由双侧商曲而出,且商曲于《针灸甲乙经》记载:冲脉、足少阴之会。肾经、冲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缓慢上行,可濡养颜面筋脉。艾灸神阙穴,可壮元阳,温经络,通气血,提高腹针疗效。西医认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致面神经内的营养血管痉挛,引起面神经缺血、水肿。由于面神经通过狭窄的骨性面神经管出颅,故受压发病。因此给与生素B12注射液取患侧面部穴位注射,改善面部微循环、营养面神经,促进面神经尽快恢复。笔者应运腹针配合水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病后遗症期取得了确切的疗效,而且二者配合治疗,较传统面部针刺痛苦小,无明显不适感,适宜推广。
【参考文献】
[1]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石学敏.针灸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共体育课》课程健美选项教学大纲.pdf VIP
- 新教材牛津译林版必修第一册全册各单元重点语法总结.pdf VIP
- 公共体育课课程排舞选项教学大纲.pdf VIP
- 不发火施工方案.pdf VIP
-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2 Home Sweet Home语法知识讲解和练习(2025秋).doc VIP
- 新教材高中物理 期末综合检测(A、B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df VIP
- 2025新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Home Sweet课文讲解学案.docx VIP
- 2024年新教材高中物理模块综合检测A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VIP
- 2024新化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期末把关检测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