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玉林木偶戏的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玉林木偶戏的美   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木脑子戏”、“鬼仔戏”等,因琢木为偶而得名,借用木偶表演歌舞、戏剧,演员在幕后操纵,并道白吟唱,配以音乐的一种小型戏曲艺术,学术界普遍认为木偶戏“源于汉,兴于唐”。现在,木偶戏有“杖头木偶戏”、“提线木偶戏”、“布袋木偶戏”、“铁枝木偶戏”等多种类型,其中“杖头木偶戏”是历史最悠久、流传最广的木偶戏。玉林木偶戏属“杖头木偶戏”,所用木偶是特殊木料经雕刻、加工而成,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一、玉林木偶戏      玉林木偶戏古朴自然,保持着木偶戏最原始的简约。木偶的上肢和眼睛可以活动,由两根连接着关键部位的木棍支配和操纵。表演时木偶动作不多,以木偶师的演唱为主。木偶师手撑木偶,面对剧本,一边表演木偶一边唱词,唱腔一般是从玉林的山歌和地方戏曲演变过来,唱词主要以七言句为主,说唱结合,随剧情的变化而进行各种艺术加工。根据表演需要,表演者经常变换角色,并唱以男女老少等各种声腔。木偶戏的剧本一般是历史名著、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有时也由戏班三人共同创编,但大多数剧本都是由戏班里的前辈留下来的。剧本都很长,一出戏表演需要好几晚,最长的要演一个多月。戏班多以两个演唱师和一个伴奏师组成,二人负责演唱和表演木偶,一人击打锣鼓钹伴奏。一套木偶戏称为“一担”,全部家当约100多斤重,包括搭舞台的12根木头,36―40个木偶以及伴奏乐器等。原来戏班走乡串寨用担子挑,现在多用车拉着去演出。      二、玉林木偶戏的音乐之美      玉林木偶戏的音乐由唱腔、唱词和伴奏音乐组成,先打锣鼓后演唱。唱完一句之后,打击乐伴奏间奏大约十秒钟,又接下一句,以剧本的情节变化进而说唱结合。唱腔用“??”字或“哪”字拉腔、收腔,唱词可用二句头、三句头、四句头或不等句,可押韵或不押韵;可七言句或非七言句,无特定结构,可自我发挥或创新。由于用纯正的玉林方言演唱,因此显得自然、古朴、纯粹。伴奏乐器只有木鱼、高边锣、大镲三种,与唱腔配合起来却能表演出美妙的音乐。   (一)木偶戏的声腔美   据相关资料记载,玉林木偶戏的唱腔是从玉林山歌演变过来的,以七言句为主,有时也用非七言句演唱,由表演者随意发挥。木偶艺人表演时,根据剧本情节的变化、人物的更换,而不断变换自己的声音。如唱男声时用真嗓子,开平喉,唱女声时用假声,开子喉,根据剧情需要,也会用真假声结合演唱。为了使表演更加生动富有活力,并能吸引观众,唱腔中还用上口技,并结合其它发音体(如敲打声、击掌声等)进行表演。还能模仿下雨时的风雨雷电声,战场上的马蹄声、撕杀声,圩集上的叫喊声、喧闹声等,模仿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些表演对木偶艺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声音变化上需要掌握很高的技巧。所以学唱木偶戏须花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并且需要一定的表演天赋。木偶戏的唱词是用纯正的玉林方言演唱,自然、古朴、清新。由于玉林的方言很生涩,因此适用范围非常有限,因而玉林木偶戏只在玉林方言内流行,不向外扩散。多年来它还始终保持着自己原始的风貌,在各种传统戏不断受到外来艺术影响,纷纷求变求新以适应潮流,最终失去自己或改变了自己的本来面貌的现代环境中,玉林木偶戏的表演声腔还保持原有的简约和古朴,显得尤为珍贵。   (二)木偶戏的旋律美   玉林木偶戏的旋律一般是以民族五声羽调式为主,古朴典雅,多是上下句的单乐段结构。在其旋律中,以八度跳进、三度跳进、二度级进最为常见,主音、三音和五音之间跳进频繁。   谱1:《反唐》 唱腔音乐   文传基 演唱   莫世通 记谱         强拍大多在主和弦上,旋律以三度跳进为主,间以二度级进和八度大跳,乐句均结束在羽音上,旋律流畅、细腻、抒情,符合中国民歌的风格特点,近似江南小调的细腻华丽,曲风柔宛妩媚。据有关资料记载,玉林木偶戏腔调是由本地山歌和采茶调演变而来的,结构形式一般为七言四句(也有首句三字引起的),四句中两句押平声韵。语言措辞随便,多用民间口语,广泛运用赋、比、兴手法,常夹用双关隐语(如谐音、反话等)。演唱方式多用独唱、齐唱,亦可盘歌对唱。每首最后一句的后三言则须有人和唱,俗称“帮声”。这种形式和艺术手法与山歌的开言四句、押平声韵、语言措辞随便、民间口语性强等特征,有着极为相似之处。   (三)木偶戏的伴奏美   玉林木偶戏的伴奏只用三种打击乐器:高边锣、大镲和木鱼。高边锣的声音宏亮、强烈、力度变化幅度大;大镲声音尖锐、明亮、音量大而余音长。在玉林地区,伴奏乐器如果出现高边锣就必然有镲,有镲就有高边锣,可以说锣镲不分家。再加上清脆、明亮、富有节奏感的木鱼,形成了一个结构简单但又表现力丰富的小型伴奏乐队。木偶戏的开场是锣镲齐鸣、热闹非凡,一下子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住了,随着剧情的变化配以合理的伴奏,不但使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