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劝农文对农民的劝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代劝农文对农民的劝化   一      中国封建社会的历朝历代,都是以农为本。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生产部门的社会,农业生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农民生存状态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国家政权的稳定与兴衰,所以,历代统治者都将农业及农民作为立国的根本。元代是由蒙古族统治者建立的封建王朝,蒙古族原本以游牧为传统的生产方式,但为了对中原汉地等传统的农耕地区实现更为有效的统治,统治者继承并延袭了历代王朝重农的传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元政府于至元七年(1270年)二月“特设司农司,劝课农桑,兴举水利,凡滋养栽种者,皆附而行焉,仍分布劝农官及知水利人员,巡行劝课,举察勤惰,委所在亲民长官不妨本职,常为提点。年终通考农事成否,本管上司类申司农司及户部照验,任满之日,于解由内明注此年农桑勤惰,赴部照看,以为殿最。提刑按察司更为体察,期于敦本抑末,功效必成。”(1)(《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卷2《圣政一?劝农桑》,P45)司农司从此成为了元代管理农业等问题的最高行政机构,虽然其名称及机构设置在以后屡有变动,但其主要职责却一直未有变更,“凡农桑、水利、学校、饥荒之事,悉掌之”。(2)(《元史》卷87《百官三》,P2188)司农司是元代中央最高的劝农机构,它在地方设置相关的机构,并委派一些官员进行劝农活动;元代的监察机构如提刑按察司等也拥有劝农的职责;同时,元代的地方官吏本身即兼有劝农之衔。因此,元代形成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的劝农机构体系,这些机构以劝课农桑为基本指导思想,依靠国家的力量进行劝农活动,最终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对于农业、农民实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关于元代劝农机构的研究,可参见汪兴和:《元代劝农机构研究》,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最高的农业管理机构,大司农司曾经编写《农桑辑要》一书并散发给各级官员作为其劝农的依据,还发布了一些重要的官方文件如《劝农立社事理条画》等来对劝农活动进行具体指导。(3)(《通制条格》卷16《田令?农桑》)作为兼有劝农之衔的地方官员,在任期间也会发布劝农文以劝课农桑。就笔者目前所掌握的材料,元代官员发布的劝农文主要有几件,分别载于《秋涧先生大全文集》第六十二卷一篇,(4)《墙东类稿》第十卷三篇,(5)《金华黄先生文集》第二十卷一篇,(6)《筠轩集》第十三卷一篇。(7)其中,《秋涧集》同卷还载有劝农诗二十首,可与劝农文的内容相对应,其内容表达简单明了,便于记忆。这些劝农文中,无论从篇幅长短还是从内容的丰富程度来看,都以《秋涧集》劝农文为最优,故以其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结合其它几篇劝农文来进行讨论。为了便于利用,现将《秋涧集》所收劝农文全文抄录如下:   切惟民生之本在农,农之本在田,衣之本在蚕,蚕之本在桑,耕犁耙种之本在牛,耘锄收获之本在人,人之本在勤,勤之本在于尽地利,人事之勤、地利之尽,一本于官吏之劝课。夫田功既尽,纵罹水旱尚有所得,仰事俯育,乃克匡生,穑事不勤,虽值农穰,终无所获,赋税、饥寒将何以济,由是而观,克勤者,身之宝,自惰者,家之殃,此劝课所云急也。提刑按察司钦奉圣旨,所至勤课农桑,使职近缘,巡历考照簿书,其耕播栽植之事、勤惰劝率之方,大抵虚文,多失实效,劝农之官、长民之吏,安得不任其责?况今春首,农事方作,巡行劝勉,适在兹时,仰所在有司照依已降条画,遍历乡村,奉宣圣天子德意,敦谕社长、耆老人等,随事推行,因利而利,察其勤惰而惩劝之,所有事条,开列如后:   如田多荒芜者,立限垦断以广种莳,其有年深瘠薄者,教之上粪,使土肉肥厚以助生气,自然根本壮实,虽遇水旱,终有收成,若无闲田,此最良法。   谷麦美种苟不成熟,不如禾弟稗,切须勤锄功到,去草培根,岂不闻锄头有雨可耐旱干,结穗既繁,米粒又复精壮,此必然之理也。   二麦可敌三秋,尤当致力以尽地宜,如夏翻之田胜于秋耕,犁耙之方数多为上,既是土壤深熟,自然苗实结秀,比之功少者收获自倍。   所在水利常令修葺,毋得因循废弃,倘遇旱干,独沾丰润,是地利遍惠一方,人力可不加谨,又兼此系朝廷最重之事,切当用意仰体至怀。   桑麻之务,衣服所资,切须多方栽种,趁时科薅,自然气脉全盛,叶厚秸长,饲蚕绩缕皆得其用。又栽桑之法,务要坑坎深阔,盖桑根柔弱,不能入坚,又不宜拳曲难舒,根既易行,三年之后即可采摘。   蚕利最博,养育实难,如浴连生蚁,初饲成眠以至上簇,必须遵依蚕书,一切如法,可收倍利。尝闻山东农家因之致富者,皆自丝蚕,旬月之劳可不勉励。   耕犁之功全藉牛畜,须管多存刍豆,牧饲得所,不致羸弱,以尽耕作。其或引重服劳,使长有余力,若有羸老不堪者,切须戒杀,勿擅行屠宰。   鸡豚鹅鸭之属,菜果瓠芋之类,皆可养人,务须繁畜广种,用之接间不为无补,故古人有言:菜不熟曰馑,岂为细事。   时至物成,禾罢禾亚垄亩,更加并力收敛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