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ppt--第章合成抗菌药及抗病毒药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ppt--第章合成抗菌药及抗病毒药PPT

第12章 合成抗菌药及抗病毒药;抗菌药物:一类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 ;12.1 磺胺类抗菌药及其增效剂;磺胺嘧啶;发现-磺胺 ;发现-磺胺的飞速发展 (第一阶段);发展 (第二阶段);从副作用发现新药 利尿药 降血糖药;新进展;建立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竞争性拮抗 ;选择性;代谢拮抗 ;致死合成举例 ;磺胺嘧啶的理化性质;磺胺嘧啶盐 ;磺胺嘧啶的临床应用 ;磺胺甲噁唑 ;磺胺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磺胺类药物的毒副作用: ;近年,由于新型抗生素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迅速发展,磺胺类药物的毒副作用成为突出问题,使临床应用受到明显限制。目前磺胺类只有疗效突出的药物仍用于细菌感染,如磺胺嘧啶、磺胺,并与抗菌增效剂制成复方使用。 目前,具有磺酰胺结构的降糖药和利尿药作为磺胺类药物的主要用途。 但由于磺胺类药物的出现创造了代谢拮抗理论,这类药物在药物化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抗菌增效剂 ;甲氧苄啶(TMP) 甲氧苄氨嘧啶;作用机制 ;与磺胺类药物联用,使细菌代谢受到双重阻断 从而使其抗菌作用增强数倍至数十倍 使对细菌的耐药性减少; 治疗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肠道感染、脑膜炎和败血症等 对伤寒、副伤寒疗效不低于氨苄西林 也可以与长效磺胺类药物合用,用于耐药恶性症的防治;1、治疗和预防流脑的首选药物是 A.磺胺嘧啶 B.磺胺甲恶唑 C.甲氧苄啶 D.异烟肼 E.诺氟沙星 ;12.2 喹诺酮类抗菌药;第一代:抗革兰阴性菌,对革兰阳性菌几乎无作用。活性中等,中枢毒性较大,易产生耐药性。已被淘汰。;第二代:抗菌活性增强。抗菌谱从革兰阴性菌扩大到阳性菌,并对绿脓杆菌有效,毒副作用小,耐药性低。结构特点6位引入F、7位多为哌嗪或其类似物及衍生物。;第三代:具有抗革兰阴性与阳性菌活性,对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及分枝菌有作用。 左旋氧氟沙星 、依诺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格帕沙星 ;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理 ;诺氟沙星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新喹诺酮的优势 ;12.3 抗病毒药物;病毒感染引起多种疾病,约60%的流行性传染病由病毒引起。 早期病毒性传染病如天花、脊髓灰质炎、麻疹、和乙型脑炎等疾病的发病率已日趋减少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全球消灭天花。 但是新的病毒不断被发现,有的甚至暴发流行;而老的病毒性疾病又时有起伏,潜在威胁严重。现对人有致病性的病毒达1200多种 ;近年来发病率最高、危害性最大的是: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的艾滋病(AIDS)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乙型病毒性肝炎。 2002年在我国发现首例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波及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感染病例8422人,死亡916人。 SARS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突如其来的SARS给人类以灾难和警示。 2004年初发生的禽流感也给人们带来了威胁 ;SARS ;变异后的甲型H1N1流感; 目前对种类繁多的病毒性传染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现有的只是病毒抑制剂,不能杀灭病毒。它们的作用仅在于抑制病毒的繁殖,增强宿主免疫系统以抵御病毒侵袭的能力,修复被破坏的组织或缓和病情,使之不出现临床症状。由于病毒本身没有独立的酶系统,必须依靠宿主的酶系统才能使其繁殖、复制,故治疗病毒性疾病的药物应具有高度选择性,仅作用于细胞内病毒而对宿主细胞无明显伤害。 ;早期的抗病毒药,由于靶点不明确,不能识别病毒和宿主细胞而毒副作用大,无法用于全身治疗。如碘苷和阿糖腺苷只能局部用于治疗眼部疱疹病毒感染。 随着分子病毒学、生物工程技术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已可鉴定所发现病毒的全部基因组序列,了解病毒在体内繁殖和复制的分子过程,发现药物作用的靶点。 根据靶分子结构的生物特点,设计药物分子进行高通量筛选,寻找先导化合物。再通过化学结构修饰,毒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等研究找到安全有效的新药。; 根据靶分子结构的生物特点,设计药物分子进行高通量筛选,寻找先导化合物。再通过化学结构修饰,毒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等研究找到安全有效的新药。根据其适应症,可分为: 一、抗疱疹病毒药物 二、抗免疫缺陷病毒药物 三、抗肝炎病毒药物 四、抗呼吸道病毒感染药物。;一、抗疱疹病毒药物 ;核苷类 核苷由碱基和核糖两部分组成,碱基分为嘧啶和嘌呤二类。;二、抗人免疫缺陷病毒药 ; 随着HIV在全球的快速蔓延,抗HIV药物发展迅速 ,药物研究主要分为五个方面: (一)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三)蛋白酶抑制剂 (四)整合酶抑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