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

冠脉粥样硬化→冠脉狭窄且侧枝循环尚未充分建立→急剧减少或中断→心肌持久缺血达1小时以上 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溃、出血,急性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持续痉挛,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与斑块大小不一定相关 AMI可发生在无心绞痛病史的患者 病因和发病机制 促使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的诱因 每日6Am~12Am,交感活性增加时 饱餐 重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用力大便时 休克、脱水、出血等 创伤 感染等 冠状动脉病变:AS + 闭塞性血栓( 96% ) 病 理 冠脉闭塞后 20~30分钟少数坏死 1~2小时绝大部分呈凝固性坏死 肌溶解→肉芽形成 心室破裂或室壁瘤形成 陈旧性或愈合性心肌梗死:坏死组织在6~8周形成瘢痕愈合 病理演变: 先兆 新发心绞痛 原有心绞痛加重 原来有效的止痛措施减效或无效 可能伴有ECG的异常改变 临床表现 症状: 疼痛:重、长、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无效 全身症状:发热,WBC↑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上腹胀痛 心律失常:最多见,尤其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 低血压和休克:主要因为心肌40%的广泛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 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右心衰 心脏体征: 心界轻至中度增大 心率多增快,少数可减慢; 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心包摩擦音;收缩期杂音 血 压:一般都降低,且可能不再恢复 其 他:可有与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有关的其他体征 体征: 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 挽救濒死的心肌 防止梗死区扩大 缩小缺血区范围 及时对症处理,防止猝死 严重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各种并发症 ★心肌梗死治疗原则 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 心电监护和一般治疗: 休息、吸氧、监测、护理 心肌营养药物: 促进心肌代谢:能量合剂等 ★治疗方案 挽救濒死的心肌 抗血小板制剂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溶栓药物 尿激酶、链激酶等 介入治疗 PTCA和支架(stent)植入术 溶栓药物及用法 ①尿激酶:静脉给药,100~150万U,30min~1h滴注完 ②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给药,先推注10mg,继而50mg 1h滴完,再40mg 2h滴完 PTCA 发病机制 脂肪浸润学说:LDL和VLDL特别是氧化修饰的LDL,经损伤的内皮细胞或内皮细胞裂隙→中膜→降解→释出各种脂质,平滑肌细胞增殖、吞噬脂质→泡沫细胞,刺激纤维组织增生,共同构成粥样斑块 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学说:粥样斑块实际上是机化了的血栓,并非真正的粥样斑块 内皮损伤反应学说:各种危险因素损伤内膜→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病理改变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扩张受限 斑块→血管腔堵塞→绝对缩小 泡沫 细胞 脂质 条纹 中间阶 段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 纤维 斑块 复合病变破裂 从十几岁开始 从30岁开始 从40岁开始 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主要为脂肪积聚 平滑肌细胞和胶原增生 栓塞出血 内皮功能不全 Modified from Pepine, CJ, Am J Card, 1998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许多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其进展性过程如下: 正常 脂肪条纹 纤维斑块 粥样硬化斑块 斑块破溃/ 裂隙和血栓形成 心肌梗死 缺血性中风/TIA 严重的 下肢缺血 临床无症状 心血管死亡 年龄增长 稳定性心绞痛 间歇性跛行 不稳定性 心绞痛 }ACS *ACS, 急性冠脉综合征; TIA, 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缺血性肾病 缺血性肠病 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纤维帽 (平滑肌细胞和基质) 脂核 外膜 内皮细胞 内膜平滑肌细胞 (修复型) 中层平滑肌细胞 (收缩型) 外膜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并扩展进入管腔 → 外膜 lipid core 脂核 血栓 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外膜 外膜 lipid core 脂核 早期斑块破裂的位置 溶解中 的血栓 新平滑肌细胞的募集 斑块趋向稳定 外膜 冠心病临床表现: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肌梗死 一、稳定型心绞痛 (stable angina pectoris) 一、稳定型心绞痛 劳累→心肌缺血 胸部及附近部位发作性胸痛 伴心肌功能障碍 无心肌坏死 冠脉供血 心肌耗氧 心率加快 心肌张力增加 心肌收缩力加强 循环血量减少 冠脉固定狭窄 冠脉痉挛 供血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 急剧、暂时性缺血缺氧 心绞痛(AP)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发作性胸痛的特点: 部位: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或心前区,常向左臂内侧、左肩放射 性质:压迫感、压榨样、紧缩性,偶伴恐惧、濒死感 诱因:劳力、情绪激动、饱餐、寒冷 持续时间:3~5min,超过30mi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