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裕钢琴独奏音乐会观后随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沈文裕钢琴独奏音乐会观后随笔   2008年11月14日,由于沈文裕的到来,使长春市的音乐爱好者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良宵。当晚,沈文裕在长春市省文化活动中心的音乐厅举行了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之前听说沈文裕要来长春开独奏音乐会,我激动了好些日子,都说沈文裕是钢琴奇才,有非凡的演奏技术与绝妙的音色变化,我一直盼望能在现场看到他的演奏,并聆听这位钢琴家对音乐的演绎,如今我总算如愿以偿了,耳闻目睹了一场具有独特风格的音乐会。      一      约6时半,当报幕员解说完毕后,沈文裕信步地走向钢琴,他刚刚20出头,着装严肃,消瘦的肩膀,矮小的个头,经过精心修饰过的黑发使他的脑袋显得很大,当他手扶钢琴默默地注视观众的那一瞬间,我看到了他那犀利的目光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种目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更让我感到神奇的是当他演奏完某些乐曲,当他从钢琴凳上蹦起来的那一瞬间,他的眼神又久久不能回归现实,仿佛一时难以从超脱的心境里走出来似的。   音乐会上半场的演奏曲目有李斯特的两首《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第六首)、肖邦的《叙事曲》(Op.23)和《谐谑曲》(Op.31),有演奏技巧艰深的《野蜂飞舞》(奇弗拉改编)、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鲁什卡》、巴拉基列夫的《伊斯拉美》,下半场是他自己改编的独奏版《黄河》。   演奏会非常精彩,从某个角度讲可以说无与伦比。观众们为他演奏的每一首作品欢呼、激动……   当他弹到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的快板(Allegro)主题时,他那略微向上抬起的肘部动作给我留下了神秘而深刻的印象,说其神秘是因为这种肘部高低位置的变幻是否与其超强的八度演奏技术有关系?让臂部以最好的姿态迎合手腕,从而让弹奏八度的双指在黑白键上自如驰骋。那些大量的八度跳跃对于他来说是何等地轻松自如,超强的演奏技术不免让人联想到高端科技。当弹到尾奏部分(Presto)时,狂欢般的音乐让观众们沸腾起来……   肖邦《叙事曲》(Op.23)是他演奏的第4首乐曲,沈文裕对这部作品的诠释独具风格,这次从他那娟秀的手指下传出的音乐时而如细水长流,时而又“淙大壑与沃焦”。在演奏乐曲副部主题(68―93小节)时他又弹得音色飘渺、连贯,大概是因为在用心灵歌唱,所以音乐显得出奇的美。尤其是展开部A大调副部之前的几小节,音乐处理更具特色,他把每小节中的八分休止符时值有意延长(102―104小节),由此造成一种紧张情绪的上升,为即将出现的“大洪流”做极尽的“能量聚积”。   音乐会中最精彩的当属他演奏的第7首作品《彼得鲁什卡》了,这部钢琴组曲是美籍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作曲家采用了俄罗斯民间音乐为题材,音调纯朴、节奏复杂,其音响所应达到的强烈程度与刺激性对于演奏者来说是极具艰深演奏技巧的全新挑战。沈文裕将作品中浓郁的民间音乐风味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第三首《忏悔节》中的那些听似具有手摇风琴的平凡的旋律音调,在他的演奏下充满了异国情调;再比如那些“彼得鲁什卡和弦”(即多种调式叠置的和弦),他那富有弹性的双手幻影般地穿梭于键盘间,让那些粗犷的、极端不协和的“音块”不断地从琴缝里往外涌……   在舞台上,他显得轻松而矫健,整个演奏精彩得让人着迷。听着他的演奏,仿佛有一种巨大的创造力在沸腾、在涌动。      二      “文裕天生就有一种喜欢高难度作品的嗜好”。①   开始拿到沈文裕独奏音乐会的节目单时,看到大量曲体庞大而又演奏技术艰深的曲目,会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感,觉得简直不可思议。诚然,在音乐会中他所表现的演奏技巧是无与伦比的,可听着他那些充满炫技的演奏,观众的审美疲倦感不免油然而生。“艺术审美接受活动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音乐会中,作为受众方的观众的动机,就其普遍性而言,不是观赏炫技、不是高端科技效应,而是希望经受一种情绪和感情上的波动,希望得到一种美的欣赏和享受。出于观众的这个欣赏动机,观众在接受过程中会从潜意识里拒绝进行高难度的精神与脑力劳动,而作为演奏者,如果过分地、一味地强调炫技与演奏难度,那将必然导致观众的审美疲倦,因为,那实际上已从欣赏活动转入了“天才猜谜活动”(天才能力的鉴定)。   在沈文裕音乐会结束后的第3天,我有幸得到了一次专家访谈的机会,即访谈我国著名钢琴艺术教育家、理论家魏廷格先生。在访谈过程中,我自然提到了刚刚结束的沈文裕的音乐会,从专家意味深长的言语中我不仅感受到了专家对沈文裕的关心与爱护,同时也领悟到专家对沈文裕的些许担忧与期望。   从专家那里回来后,我又想起前不久看到过的一篇写沈文裕的文章,“在国内的年轻钢琴家当中,具有沈文裕这样天赋的,还是实在太少了,可是,他现在在艺术成长道路上的走向,却让许多关心他爱护他的人,感到有些担忧。”②从波籍著名钢琴家、音乐评论人朱贤杰先生的这番话里也不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