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集字”大家米芾及《草圣帖》赏临
在中国书法史上,宋代的“尚意”已是早已公认。那么,苏、黄、米就是宋代“尚意”的代表。苏东坡《论草书》说:“吾书画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黄庭坚《论书》说:“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苏、黄都追求率真自然和创新的艺术风格。与苏轼、黄庭坚相比,米芾的人生阅历和对艺术专攻执著不尽相同。米芾有诗曰:“何必识难字?辛苦笑扬雄,自古写字人,用字或不通。要知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此诗表达了米芾“尚意”的艺术理念,他把写字当做嬉戏,表现了他作为艺术家率性的一面,其实内心深处他却把书法看得很重,甚至一日不可离书。苏轼和黄山谷都是进士出身,地位显赫,因党派政治斗争,一再遭贬,漂泊无定。苏、黄将满腔才情和一生坎坷寄托于诗书,其诗词、文赋、书画成就令人高山仰止。而米芾却没有科举功名。他因母亲阎氏为英宗高皇后接生过的关系踏入仕途,所以,出身卑贱,这种一生被世俗社会视为“沉浊”的出身,压得他抬不起头。一生只做了些小官,虽然也历经磨难,但与苏东坡和黄庭坚的政治遭遇相比却显得单薄。米芾深知一生仕途无望,便将人生全部的感情都献给了书画艺术。“一日不书,便觉思涩。”(米芾《海岳名言》)米芾没有别的爱好,唯有书法绘画,一天不写字,日子都不知怎样过。他有很多怪癖,如穿戴唐巾深衣高檐帽,有洁癖,洗手不用毛巾擦,不让人手摸他的书画藏品,展示时拒人一丈之外。当官时屡洗祭祀官服,刺绣磨烂被人弹劾;办公时玩弄奇石不离手,死前在棺木中坐卧,念偈语合十而终,言行之乖僻令人瞠目结舌,因此世人称之“米颠”。在宋代像米芾这样对书法执著得行为几近怪异的书家绝无仅有。
米芾行书的艺术成就对后世影响较大。宋以后学习米芾的有米友仁、吴琚、徐渭、王铎等,在当代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大批学米的书家在全国大展中夺得桂冠。米芾一生学习书法不爱“规规临摹”,而是转益多师,是个“集古字”的大家。他对古人技法的研习和理解,确实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米芾师法颜真卿、欧阳询、沈传师、段季展和褚遂良,前期多取自唐人。在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米芾长沙任满,从水路沿江而下,到黄州拜会了在那里谪居的苏东坡,两位书家探讨了各自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自此,米芾转学晋人,书法大进。这一转捩,可谓米元章一生中的转折点,米芾集字最多的是王献之。“米元章元丰中谒东坡于黄冈,承其余论,始专学晋人,其书大进。”(温革《跋米帖》)苏东坡评价米芾书法“风樯阵马,沉著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米芾的《龙井方圆庵记》中的字尽管还有唐人痕迹,但是晋人的雅韵、清朗、俊逸已透露在笔下。对于晋人,他尤喜王献之《十二月帖》(即《中秋帖》),评价说“此帖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木,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海岳名言》)米芾对《十二月帖》的行笔速度和笔法的率性爽利推崇备至。后来他在《宝章待访录》中又说:“谢安《慰问帖》字清古,在“二王”之上,宜乎批子敬帖尾也。”米芾行笔有“风樯阵马,沉著痛快”的刷笔之称,欠平淡清雅。但以上对《慰问帖》的评价可以看出他内心对魏晋自然天真、淡雅清古的艺术风格的追求和向往。“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董其昌形容他“脱尽本家笔,自出机轴,如禅家悟后,拆肉还母,拆骨还父,呵佛骂祖,面目非故。虽苏、黄相见,不无气慑。晚年自言无右军一点俗气,良有以也”。(黄??《董其昌书法论注》)
米芾是一个典型的具有艺术家浪漫气质的人,行为狂放不羁,不拘小节,晚年自成一家。他在笔法上宗法“二王”和唐人,在笔势上,用他《自叙》中的话,即“振迅”,“振”是动荡摇曳,“迅”是骏急痛快。笔势的“振迅”,导致了他对部首的大胆解构、重组、移位或正常结构比例的夸张,这些改变了人们以往结字端正雍容大方的审美惯势,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孙觌云:“米南宫?驰不羁之士,喜为崖异卓鸷,惊世骇俗之行,故其书亦类其人,超轶绝尘,不践陈迹,每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而绝出笔墨畦经之外,真一代之奇迹也!”(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二十)米芾不喜欢任何束缚自己的感情和行为的羁绊,狂放不羁的性格反映在他的作品当中,任情恣性,诡谲奇异,尤其表现在他以行书为主兼杂草体的一些作品。如《伯充帖》、《珊瑚帖》、《研山铭》、《戏成诗》、《值雨帖》等,从这几种帖能看出米芾高超娴熟的技法、强烈的创作激情和必欲宣泄而后快的艺术家性情。这些作品点画饱满圆润,字的大小疏密、参差错落,都在不经意间信笔挥洒而又不逾矩,达到了一种天然去雕饰的和谐之美。笔者很喜欢米芾这类极有奇趣的作品。虽然米芾的书法艺术成就在行书,同时也有一些草书名帖流传,但从表现个人艺术风格上不如他行草兼杂的作品突出。如《中秋登海岱楼诗》,入笔多有露锋,收笔处笔力略显纤弱无力如游丝状。而《吾
文档评论(0)